技術男反制騙子:詐騙這麼猖獗 我就是想治一下
新聞:近日,互聯網資訊博主“中國元”通過個人微博,發布幾張截圖,詳細介紹自己“反套路”電信詐騙者的過程。截圖中,對方自稱其單位領導,以要向上級領導送禮為由,借用“李鐘原”的銀行賬戶,並偽造轉賬記錄,企圖騙取錢財。而“中國元”將計就計,獲取對方信任後,發送一則木馬程式,哄騙對方安裝,並成功控制詐騙者的電腦,收集相關證據後報警。(新聞來源:新京報)
點評:技術男能把騙子玩弄于股掌之中,正應了那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當然,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説,很難具備技術男的知識儲備和心理素質,最根本的還是記牢防騙守則:不貪小便宜,遇事多留個心眼,上當受騙的時候趕緊報警。
貴州“先治病後付費” 醫院1個月最高損失5萬元
新聞:本為了解決病人就診麻煩的“先診療後付費”制度,卻遭遇到了尷尬:偏偏有人看了病卻不交錢。這種情況導致醫院月損失高達5萬余元。這是1月17日記者在貴航貴陽醫院採訪時了解到的。(新聞來源:新京報)
點評:一項好的政策,只有贏得公眾的“誠信回報”,才是醫院和患者之間的“雙贏”。“先治病後付費”遭遇尷尬,説明相關配套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社會各界也不妨多一些耐心和自我檢視。當然,建立合理的制度懲罰,也是喚醒失信者守信的必要之舉。
社交媒體上,我們還能任性嗎?
新聞:“不加好友,朋友圈還可以看到最近的10條消息,加了好友卻只能看3條。”雖然屢遭非議,自從微信推出朋友圈新功能後,“3天可見”卻逐漸成為朋友圈的常態。“朋友圈設置3天可見,印證朋友圈的私密不再任性了,既然當下已經全面步入社交媒體的時代,微信上的這一轉變其實表明,經歷一個調適期以後,對待社交媒體,我們正在走向一種更成熟的心態。”對此,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孫婕這樣評價。(新聞來源:工人日報)
點評:“朋友圈”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小環境,帶給我們快樂心情,滿足了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某些需求,但也會飄來一些“霧霾”。營造清新的空氣,現實中的朋友圈需要精心維護,微信上的“朋友圈”同樣也需要精心涵養。
延伸閱讀:
-
[及時點]騙子未必姓龐,陷阱怎能不防?
對于名目古怪、收益畸高的“理財産品”,最好還是一笑而過吧。2018-01-04 13:04:05
-
[及時點]“微信身份證”能否絕殺“奇葩證明”?
不帶身份證寸步難行,不提供身份證復印件辦不了事也許很快將成為歷史了。2017-12-28 16:35:40
-
[及時點]行人車輛各行其道已不易,網約電動車就別添亂了
做任何事情,得合理合法。行人車輛各行其道已經不容易了,網約電動自行車就別添亂了。這也應該給不少創業者提了一個醒。2017-12-27 12:29:30

-
徵集丨2018“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
2018-01-14 10:53:24
-
憑什麼軍人必須讓座?別再對他們道德綁架
2018-01-27 10:10:35
-
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造假將列入黑名單
2018-01-27 10:10:35
-
法律上未硬性規定 餐廳加收服務費合理不?
2018-01-27 10:10:35
-
南方暴雪北方幹冷 極端天氣如何有效應對?
2018-01-27 1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