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1月3日,四川都江堰市一家餐館老板在外賣平臺上收到了條長長的差評:“快遞人員掏出一張殘疾證意思還讓我給他捐點錢,本就有好好的工作,還順便討口,這種做法真讓人厭煩。”聾啞的外賣小哥回應稱,拿出那張卡片並非乞討,上面寫的是請客戶檢查菜品是否齊全並對自己的服務給予評價。
如果“聾啞外賣小哥乞討”屬實,不僅背離了外賣平臺的規則與職業倫理,也背離了公眾的期許,引發客戶的不滿在所難免。只不過,斷章取義的“淺閱讀”,很容易“誤傷”。一位自力更生的殘疾小夥子,卻被用戶基于先例的“慣性聯想”而污名化,被賦予了不光彩的色彩,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
就業不僅促進殘疾勞動者的價值實現,也有助于促進他們的社會融入。在一個工具理性盛行的時代裏,殘疾人的社會融入,既需要“制度補血”和“自我救贖”,也需要我們“成人之美”。與那些健康的、身體機能完善的勞動者相比,有的殘疾勞動者工作效率可能會慢一點、溝通成本或許會更高一點;懂得關愛、願意體諒、樂意幫助殘疾人,願意耐心地“等一等”、細致地“看一看”、體貼地“幫一幫”,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勇氣和自信,遇見更好的自己。
被誤解的“聾啞外賣小哥乞討”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在關愛殘疾人上的短板與不足。面對素不相識的殘疾勞動者,如果我們多一些“成人之美”,他們就能得到更多的“溫柔相待”;而如何對待最普通、最弱勢的勞動者,度量著一座城市的體面與尊嚴。□楊朝清(職員)
相關新聞
-
關懷外賣小哥是最有價值的社會關懷
2017-12-28 10:23:14
-
讓更多“無聲外賣員”被溫柔相待
“無聲電話”帶來的誤解和尷尬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重點在于用人單位更暖心、更細致,不斷為其掃清障礙、創造便利。2017-12-19 09:25:46
-
誰來保障外賣小哥的交通安全
好在外賣平臺在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因此具有參與配送交通安全治理、保障外賣小哥交通安全的有利條件。2017-12-07 08:42:33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徵集丨2018“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
2018-01-14 10:53:24
-
毆打醫生的女教師,評職稱該受限嗎?
2018-01-14 08:49:27
-
事業單位職工注意!你的績效工資要漲了!
2018-01-14 09:27:19
-
男子因一次停車獲刑10 這種錯千萬不能犯
2018-01-14 09:27:19
-
直播問答:這是你離百萬富翁最近的一次?
2018-01-14 09:27:19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