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裏的浪費有多嚴重?據媒體報道,以一支不起眼的筆為例,中國制筆協會負責人透露,我國每年約消費45億支筆,平均每人一年消費3支多。雖然全國人均平攤後看著不多,但實際上,辦公室中的許多筆用了一次就被扔了。
很多小事經不起“算賬”,辦公室裏的種種消耗就是如此。不只許多筆用了一次就扔,其他情況還包括:燈一直開著、電腦從不關機、空調有人沒人都在運行、復印紙使用大手大腳等。這些都是小小不言的事情,多少年來好像也沒有人在乎,可“從來如此”,就對嗎?
問題還不止于此。在這些物品的使用上,很多人往往存在雙重標準,只要一離開辦公室,“畫風”馬上就變了。那些“本該如此”的精打細算、斤斤計較,全回來了。給孩子削好的鉛筆要計數、多了少了都要過問,家中的電器隨用隨關,至于那些能夠重復利用的物品,更不必細説。
“變臉”跨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詫異。這也提醒人們,其實,節約、浪費等,都是相對的,不可一概而論。大抵就是,凡是屬性為“公”的物品,不妨寬松再寬松;反之,一旦歸“私”,則力求物盡其用。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些年來,盡管輿論每年都倡導勤儉節約,而實際效果卻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的根源所在。辦公室裏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那支筆、那盞燈、那臺空調究竟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再説得遠一點,那個為公務接待而擺的宴席,是不是浪費,同樣與“我”無關。
可見,遏制辦公室浪費,一方面要積極倡導、引導人們注意小節,凡事不要馬馬虎虎、大手大腳,能省則省、能重復利用的則重復利用。這是一種美德,也是現代社會公民的行為準則。即便物質再充足,也要意識到節約的重要性,而不是把所有的公共物品都搞成一次性的。
另一方面,種種軟性倡導之外,更需要制度層面的硬性約束。要知道,倡導很多時候並不能成為每一個人的規范。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激發每一個個體的內在響應,而如果人們都置若罔聞,或陽奉陰違,也會存在失靈的現象。最終導致年年倡導,收效卻不大。
預算的約束就是一種硬約束。即應該將辦公用品、辦公室消耗等納入預算監管,設定具體的指標,並在實踐中不斷調適,選取一個最佳的數值;同時,也要對支出的實際情況進行追蹤,以確定是否合理、是否被切實遵守等。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小事情,既然一支筆都能夠達到數十億的規模,其他的項目總量想必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總的説來,對所有公務支出實施預算、監管全覆蓋,也是現代政府的必由之路。目前,公眾高度關注的“三公支出”正在逐步納入嚴格監管,相應地,諸如辦公室用品之類的監管,也有必要跟上,以回應公眾的關切。(作者:胡印斌)
-
辦公室裏“看不見的浪費”:一年數十億支圓珠筆 有多少成了“一次性”?
持續多年的“光盤行動”帶動大家重新意識到珍惜糧食、反對浪費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們每天工作八小時的辦公室裏,不少“看不見的浪費”正每天悄然發生著。2017-06-03 13:50:08
-
北京擬出新政限一次性用品使用
昨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市城管委提出,將推動出臺“凈菜半凈菜進城”、“限制包裝”、“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舊貨交易”等與垃圾分類密切相關的減量化、資源化政策。2017-05-27 07:34:29

-
恢復高考40年,來説説你的高考故事!
2017-06-06 08:49:47
-
轉發 | 高考,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看!
2017-06-05 13:43:10
-
“教育得蠻好”的孩子為啥那麼容易被騙走?
2017-06-05 13:37:07
-
下半年,這幾件大事與你的生活朝夕相關!
2017-06-05 13:34:14
-
顏值不高?應屆畢業遭遇的套路還有多少…
2017-06-05 1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