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頭探索標準化、規范化政務流程,不是為了突出地方特色,而是為政務公開制定統一的“度量衡”,對什麼是合格的公共服務做出基本界定
讓群眾辦事少求人、不求人,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大力推進的一件事。除了厲行作風建設強化幹部責任感,以政務公開提升辦事透明度,也是重要的一極。
在不斷推動簡政放權的背景下,近日又有一項解決群眾辦事難的重要舉措出爐。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開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確定在北京、安徽等15個省(區、市)選取10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選擇城鄉規劃、徵地補償、拆遷安置等25個方面,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政務公開標準體係。規范化、標準化等關鍵詞,勾勒出下一階段政務公開的著力點。
應該説,政務公開本身就是規范約束行政行為的重要手段。多年來,隨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政務公開已經成了多數政府部門和幹部主動去做的一項工作。然而,這項工作在制度剛性上仍會遭遇一些尷尬。今年4月,《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效果評估報告》發布,在按規定公開排污費使用情況這一項上,101個被調查機構(31個省級和70個地市級環保部門)都交了白卷。
更普遍的問題是,政務公開的速度、質量仍有欠缺,哪些應該公開,哪些不應該,仍存在一些模糊之處。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第三方評估報告》,認為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成效顯著,但有些問題還亟待解決。比如,政務公開標準有待細化、政策公開還須加大力度、部分公開要求落實不到位等。
存在這樣的缺陷,與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到位有關係,也與治理體係協同性不夠、治理能力不到位有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基層政府部門反映,中央雖有“五公開”要求,但相關內容和標準不夠明確,因此有些掌握不準,出現不知道怎麼操作的情況。因此,通過試點細化各領域的政務公開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可考核、有監督、有效率的政務公開標準和規范,無疑是當下需要優先去做的基礎性工作。
事實上,有些地方在政務公開和標準化建設方面,已經進行了不少頗具特色的嘗試。比如,浙江省不僅提出了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的要求,日前還制定了作為省級地方標準的工作規范,讓各辦事大廳都能按照標準流程運行。其他地方還有“公示制”“窗口式服務”“一站式服務”“點題公開”“全程代理制”“市長權力清單”等政務公開形式。中央這次選定100個縣(市、區)作試點,雖然各有側重,但從長遠看是為了建設一套全國通行的行政服務流程。分頭探索不是為了突出地方特色,而是為政務公開制定統一的“度量衡”,對什麼是合格的公共服務做出基本界定。
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最怕兩樣,一是暗箱操作,二是模棱兩可。托關係、找熟人,不為多數人喜歡卻不得不為之,説到底是行政服務透明度和規范性不夠,無法給人穩定的預期。此次試點的政務公開標準化一旦見效,加上正在建設的全國政務信息共享平臺,無疑能對行政服務的隨意性給出足夠的限制,讓群眾吃上一顆定心丸。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為群眾服務怎麼能怕陽光?今年初,有官員因“失職導致該局網站長期不更新”被處分,成為我國首個因未履行信息公開責任而被問責的案例。要知道,公開規范並不是過分的要求,而是基本要求。廣大幹部應對照這樣的要求,主動積極地想辦法,打通政務公開的“最後一公裏”,在最大限度實現自己職業價值的同時,也為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添磚加瓦。(盛玉雷)
-
福建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
福建省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近日公布了第一批23292項“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2017-05-05 10:11:30
-
浙江:落實“數據跑腿” 為企業個人辦事“減負”
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浙江省公共數據和電子政務管理辦法》,明確電子申請、電子簽名、電子證照、電子歸檔等在政務活動中的法律效力,促進企業、個人辦事省時間、省成本。2017-05-01 18:06:59

-
高考選專業,應該“向錢看”還是“興趣至上”?
2017-06-01 13:24:44
-
聚焦網絡實名制:信息會泄露? 言論自由受限嗎?
2017-06-01 13:24:44
-
降級幹部去哪兒,不應成為秘密
2017-06-01 13:24:44
-
“打車難”回潮,網約車該如何管理
2017-06-01 13:24:44
-
多地公布2016年平均工資 釋疑“你為啥總拖後腿”
2017-06-01 13: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