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上始終堅持以民為本,是部長“好聲音”越來越多的心理根源。
2017年兩會正在進行,代表委員積極提交議案提案,就公眾關注的問題熱烈討論。大氣污染治理、中小學生減負、演員職業倫理等話題都被納入代表委員的討論范圍。而與此相呼應的是,兩會上各部長的“好聲音”也越來越多,引發公眾熱議。
比如,當教育部長陳寶生在面對政協委員劉吉臻“很多小學、幼兒園下午3點半就放學,家長還沒下班就得去接孩子”的困惑時,認真從三個方面作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給課後服務的學校適當補助;學校和家長建立談判機制,適當收取一些費用;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為集體教學或“補課”。再比如,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回應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黃雲關于IPO注冊制的建議時打趣道,“你提了這麼好的建議,怎麼這麼懂我”,引發哄堂大笑;還有,財政部部長肖捷在談及個稅改革時透露,個稅改革考慮扣除二孩家庭教育支出。
公眾樂見兩會上部長“好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接地氣,是因為跟代表委員一樣,部長參與兩會,也無非是以民生為導向,解決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部長“好聲音”越多,也就意味著,那些一直以來飽受關注的醫療、就業、教育、養老等民生難題,離被破解越來越近。
也要看到,兩會上部長“好聲音”越來越多,也是因為承載部長“好聲音”的場合越來越多。盤點部長發出“好聲音”的平臺,可以發現一般出自三處:一是各個界別聯組會,二是新聞中心舉辦的記者會,最後一個則是每年都會成為兩會“網紅”的“部長通道”。
對于小組界別會議與記者發布會,這在以往,都是部長們發出聲音的慣常渠道。而對于“部長通道”,自從其設置媒體發布區以來,部長們在媒體發布區停留接受採訪,就成了慣例。而它也成了部長們發出“好聲音”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比如在“部長通道”上,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回應,廣西食用穿山甲案的兩位嫌疑人已被拘捕,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調查結束後將向社會公布結果。這是對“穿山甲公子”事件調查進展的最新回應。
當然,兩會上部長“好聲音”漸多,多元的平臺只是提供了更便利的硬件條件。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部長們更懂得如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回應民生問題,如何以更加妥帖的方式與媒體打交道。(王言虎)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2017年“我向總理説句話”建言徵集活動
2017-02-21 09:55:26
-
二孩政策效果初顯,你還在顧慮什麼?
2017-03-12 08:26:51
-
人氣大咖問診實體經濟,哪個妙方你最服?
2017-03-10 09:13:59
-
多植樹、廣造林:歷年植樹節主題盤點
2017-03-12 08:31:11
-
[兩會單車日記]一輛有故事的共享單車
2017-03-06 13: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