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策劃:周錫生 本期策劃:竇灝洋 編輯:周繼堅
核心提示  
  房子是用來住的,這是常識。然而,在近幾年的中國樓市,房子不僅是用來住的,更是用來炒的。但住房畢竟與普通商品不同,如果把它當成投機炒作目標,就會影響百姓生活。炒房風行,後果嚴重。一是房價飆升,不利於百姓居住條件的改善; 二是誘發金融風險,不利於宏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不利於房地産業自身健康發展。 [詳細]
• 點擊參與討論
房價“會不會漲”與“該不該漲”
  儘管政策“有形之手”頻頻出招,但對今後房價的走勢,大多數人心裏沒底。從輿論壓倒性傾向看,絕大多數人認為房價不該再漲。但現實往往比較冷酷,該不該漲是一回事,會不會漲是另一回事。有經濟學家分析,近些年中國城市房價的上漲除了與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城市化率快速提高有關之外,還與貨幣供應量有關。 [詳細]
解讀:房地産調控“國十一條”新意何在
期待:“國11條”能帶來樓市“拐點”嗎
疑問:“國11條”會否遇“地1條”梗阻
建言:樓市新政還需更明確硬性調控目標
  從“國四條”到“國十一條”,中央樓市調控措施一個緊接一個,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遏制樓市投機,讓住房的功用真正回歸“住”的本義,讓樓市回歸理性。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房價飆升,亂象環生,百姓有民生之痛,政府有調控經濟之責。當樓市成為一些人瘋狂吸取資本的游戲,當瘋狂樓市不斷衝擊實體經濟,房地産的非理性就一如脫韁的野馬,既不能保障民生,更可能踐踏公平。由此,中央在年初打出調控樓市的“組合拳”,決心已定,惟觀成效!
 
相關閱讀
新政下2010年樓市往哪走
多個城市成交量出現下跌
  往期話題
Copyright ? 2000 - 2009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