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科技走向成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賦能持續改變着人們的生活。在青島市嶗山區,交通基礎設施正邁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以數字技術賦能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形成具有青島特色且可落地推廣的示範樣板。
數字賦能打造“嶗山區智慧交通一張網”&&
根據《青島市交通運輸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相關要求,嶗山區交通運輸局先行先試,通過數字賦能交通運輸領域,加強部門間信息交流與協作,建成了“嶗山區智慧交通一張網”&&。
該&&包含了實時概覽一張網、基礎設施數字化系統、安全檢查系統、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服務運行監測系統,集成各類數據信息並對各種基礎設施實時監管,為交通管理提供了更科學的決策支持,智慧交通建設開啟“加速度”。
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等日常管理能夠“一網統管”。在“嶗山區智慧交通一張網”&&,可以看到區域內營運車輛的實時狀況,公路、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的里程數,橋梁、公交場站、路燈的數量,對出租車、貨車、公交車和軌道交通的運行數據監測等。
“‘嶗山區智慧交通一張網’&&集成多源信息,兩萬多路視頻點位實時監控,實現了對嶗山區244條公路、75座橋梁、6座公交場站、3座卸貨廠、4處非現場治超點位、2700盞農村路燈等交通基礎設施狀況的實時監測。”嶗山區相關工作人員説。
持續拓展智慧交通的多個應用場景
嶗山區以數字化為抓手,持續拓展智慧交通的多個應用場景,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杆,提升了市民的出行體驗。
在市民最關心的公交出行體驗方面,&&自動對公交車運行情況與軌跡進行科學化計算,對公交車服務水平評級,對得分較低的公交車進行整改。根據車輛出行熱點圖,對地域公交車站點進行科學化調整,居民出行更方便。
太陽能路燈分佈在嶗山區260多公里的農村公路和旅游專用路上,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創建太陽能路燈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公路燈遠程監控、自動檢測、故障報警等功能。
嶗山區為橋梁配備“24h專職醫生”,打造了基礎設施健康監測數據&&,實現了對橋梁安全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過橋車輛超重數量、次數等信息一目了然,還能抓拍車輛圖像、識別車牌號碼,對橋梁的安全狀況作出整體評估,為橋梁的維修養護與管理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指導。
截至目前,嶗山區交通數字化轉型項目二期已建設完成,成效初顯。下一步,嶗山區將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入推動交通數字化轉型,打造視頻匯聚&&、經濟運行&&、智能道路巡檢系統、超限執法子系統、運行監測與協調處置&&、普貨主動安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