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興水河中央綜合公園,一條蜿蜒長達8公里的城市慢生活綠道映入眼簾,兩側樹木錯落有致,綠蔭環繞,園內廊亭、座椅、健身器材、景觀眺&等配套設施齊全,一點一景引人入勝。
據了解,該公園是平邑縣老城區單體面積最大的城市綜合性公園。公園以“還河與民”為切入點,融入花園城市、幸福城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理念,沿河新增綠地面積70萬平方米,建設慈孝湖廣場、宗聖廣場等3處大型廣場,配套建設2處大型活動集散場地、15個口袋公園、26處健身廣場,新改建橋梁11座,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新時代城市濱水空間。
公園綠地建設關係着群眾生活品質。2023年,平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大力推進公園綠地從“好不好”向“美不美”轉變,對“口袋公園”進行高品質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充分利用零星邊角地、閒置地和老舊綠地,合理配置自然資源、生態要素、群眾需求,通過場地清理、鋪設步道、景觀修復、設施提升等方式,積極打造“口袋公園”,讓口袋公園更好發揮服務效能,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詩和遠方。
在溫涼河路東段,新建的金銀花公園格外引人注目,公園借用中式園林的造園手法,打造文化親子和生態運動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為全縣搭建了一個親子觀光、休閒游樂,安全有趣、生態自然、文明友好的公園新去處。
“我們結合群眾實際需求,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融入‘林蔭+’理念,探索‘綠地+健身場所、停車場、林蔭步道’等模式,推動公園綠地由單一的綠化功能向景觀、文化、休憩、生態、便民等複合功能轉變升級,更好地滿足周邊市民群眾全齡化、多元化需求。”平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
今年以來,平邑縣委、縣政府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秉承“群眾最需要什麼公園就建什麼公園、公園什麼條件差就改造提升什麼”理念,不斷放大“綠色效應”,加快興水河中央綜合公園建設,實施蓮花山公園改造提升,啟動金銀花主題公園打造行動,新建陽光花園、浚園、金聯廣場、興水灣等“口袋公園”23處,新增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城市生態景觀大為改善,實現了春有綠、夏有蔭、秋有韻、冬有景,讓城市更有顏值、更具魅力,讓市民生活更有品質、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