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國寶畫重點|蛇生羽翼、騰化飛龍:探秘蜀地靈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29 08:56:26
來源:新華網

文化中國行·國寶畫重點|蛇生羽翼、騰化飛龍:探秘蜀地靈蛇

字體:

據考證,蛇最早出現於1.5億年前,比人類的歷史要早得多。在中華文化裏,蛇是靈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徵,寓意着豐收、吉祥和福瑞。

在農曆乙巳蛇年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穿越歷史長河,探尋鐫刻着“靈蛇”印記的文物,發現神秘迷人的蛇紋藝術,感受古人對自然和力量的崇敬。

三星堆遺址

這一古蜀文明的瑰寶

出土了眾多動物形象的器物

其中不乏蛇的形象

 

它身披鱗甲、額飾羽翅、蛇尾捲曲

是中國古代先民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傑作

表達着對自然和力量的崇拜

折射出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共同的精神信仰

羽翅是三星堆青銅蛇身上非常顯著的特徵

含有飛翔的寓意

中國神話傳説裏

蛇生羽翼,騰起飛升

是靈蛇化龍的象徵

三星堆許多青銅龍的身、尾均類蛇形

表明蛇也是三星堆人自然崇拜的對象

 

除了三星堆

古蜀國還發現其他蛇形文物

石蛇

頭微昂,口內涂朱,圓眼向上,扁嘴大張

整體形象立體動感

在古代宗教祭祀活動中起着較為重要的作用

蛇紋圓角梯形金箔

金質,整體呈圓角梯形

中部鏨刻兩圈螺旋紋

頭部在中央,蛇尾在外側,微凸

此金箔可能作為裝飾用具

具有重大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是研究商周時期成都地區

古蜀先民金器加工工藝

和青銅文明的重要實物資料

伏羲女媧畫像磚

左為伏羲,右為女媧

伏羲頭戴冠,左手持規

右手擎日,日內有金烏

女媧頭梳雙鬟,右手持矩

左手舉月,月中有桂子蟾蜍

 

中國文化中對蛇的圖騰崇拜由來以久

漢代,伏羲女媧的傳説被刻在畫像磚上

寄託着人們對人文始祖的崇敬

和對長生的渴望

 

作為地球上的古老物種

蛇的身影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

象徵着對美的探索

對力量的追求和對永恒的嚮往

 

策劃:胡國香

記者:童芳、薛晨

統籌:牧小湘

設計:姚錦聲(實習)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四川分社

三星文化工作室

出品

學術指導:四川省文物局

【糾錯】 【責任編輯:李欣 崔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