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饃饃”火爆出圈 “90後”團隊“絨”化美食文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12 09:56: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絨饃饃”火爆出圈 “90後”團隊“絨”化美食文化

字體:

  “老闆,我要一個‘肉夾饃’,瘦肉多點,湯少點。”在游人如織的西安大唐不夜城附近,四川游客陳晴與同伴正在扮演肉夾饃店老闆和食客,陳晴有模有樣地將“饃”切開,精心“剁餡”夾在“饃”中。

  傳統美食遇見現代創意,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在古城西安,一款名為“絨饃饃”的文創産品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游客市民正在拍照打卡,不同種類的“夾饃”擺滿了整個桌面,趣味性與互動性兼具的售賣過程吸引眾人駐足。

  圖為西安文創産品“絨饃饃”。  李一璠 攝

  談及“絨饃饃”的創作靈感,大相文博創始團隊成員陳加晉説:“肉夾饃是陜西標誌性美食之一,是陜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它的魅力,我和夥伴們決定將這種溫暖的味道,融入一個可以觸摸、擁抱的文創産品之中。”

  與其他文創産品不同,“絨饃饃”的售賣過程包含模擬製作的環節,顧客可以體驗從出鍋到包裝的肉夾饃製作全流程,創始團隊成員張博説:“這個小小的互動過程讓購買者沉浸式體驗,我們售賣的不僅是一個産品,更是一種文化與交流。”

  圖為西安文創産品“絨饃饃”。 周毅敏 攝

  張博介紹,之所以取名“絨饃饃”,一方面是因玩偶是毛絨材質,另一方面則取自影視經典角色的諧音,引起人們的共鳴。從6月中旬“出道”至今,“絨饃饃”人氣火爆,僅線下銷售已經超2萬個,每日到店體驗製作過程的游客市民達百餘人次。

  “‘絨饃饃’的出圈背後是團隊精心研發的日日夜夜。僅針對‘絨饃饃’臉部焦面印花的設計與印製,就經過了16版的調試;饃的尺寸則經過了上百次的打樣調整。專注於細節與品質是團隊的準則。”張博説。

  在産品結構的設計上,“絨饃饃”的內餡可替換,現在已有肉夾饃、金餅土豆片夾饃、菜夾饃等。“‘饃夾萬物’的概念,可以體現西安自古以來包容與開放的文化特點。我們希望通過文創産品讓外地朋友了解陜西美食與文化。”陳加晉&&。

  如今,“絨饃饃”不僅在國內受到追捧,也引來不少海外游客的青睞。創始團隊成員劉子奇介紹:“很多‘絨饃饃’已經漂洋過海了。我們在悉尼、紐約等城市設立了代銷點,目前許多海外客戶正在與我們洽談、尋求合作。”

  圖為工作人員展示“絨饃饃”售賣中的模擬製作環節。 周毅敏 攝

  “‘絨饃饃’掀起了陜西美食文化傳播的小水花,我們有責任繼續為城市文化宣傳推廣獻力。”劉子奇&&,團隊成員是“90後”為主的青年們,畢業於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西安美術學院等高校,儘管背景各異,但他們有着共同夢想,通過文創産品有趣地傳播飲食與文化。

  “很喜歡這樣的文創産品以及體驗形式,第一次來到西安,帶走碳水之都的‘饃’很有紀念意義。”上海游客李子月笑言,她心中的西安厚重沉穩之外還多了一絲俏皮可愛。

  “未來將結合網友意見推出‘絨饃饃’卡包、斜挎包、抱枕等,開發出‘饃饃宇宙’。我們還想通過‘絨化碳水’‘絨化文物’等主題,研發更多有趣可愛且具有文化傳播價值的産品。”劉子奇&&,團隊致力於將更多美食與文化“絨”入文創,為文化傳播添一份可觸的溫暖。(李一璠 周毅敏)

【糾錯】 【責任編輯:王碧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