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吃啥?這些“非遺”美食了解一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07 09:45:04
來源:經濟參考報微信公眾號

“貼秋膘”吃啥?這些“非遺”美食了解一下

字體: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知秋

立秋

8月7日,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

從這一天起,

陽氣漸收,萬物內斂,

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結果。

立秋不僅是重要的節氣,

還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

民間有立秋這天

“曬秋”“咬秋”“貼秋膘”

等習俗。

“曬秋”指的是我國一些地區

農民利用自家窗&、屋頂等

晾曬農作物以便貯藏的一種傳統農俗。

“咬秋”也叫“啃秋”,

是指在立秋日多吃西瓜,

以求解暑防燥。

人們一般還會選擇

在立秋日吃肉,

意在“以肉補膘”。

你知道嗎?

這些“貼秋膘”中的美食

還上了非遺名錄呢!

天福號

“天福號”始創於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

其歷經九代醬藝傳承的“天福號醬肘子”

以其“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皮不回性、濃香醇厚”的特點

而享譽京城,

製作技藝於2008年

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是名副其實的中華老字號。

月盛齋

月盛齋創辦於乾隆年間,

創始人為馬慶瑞。

月盛齋醬燒牛羊肉的傳統製作工藝,

在幾代人的努力與探索中,

形成了肉香、藥香、醬香、油香

四香融為一體的特色。

於2008年被納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東來順飯莊

東來順飯莊是北京清真餐飲的代表,

始建於清代光緒二十九年(1903),

東來順涮羊肉製作技藝

融合羊肉批制和切肉、

火鍋製作、糖蒜製作、

調料製作等多種技藝,

以色、香、味、形、器的和諧統一

創造了富於個性的飲食文化特色。

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烤肉季、烤肉宛

北京人説起烤肉,

一定會提到“南宛北季”。

北城什剎海銀錠橋邊上的烤肉季,

和南城的烤肉宛專注於烤牛肉不同,

烤肉季以烤羊肉見長。

2008年,

烤肉季和烤肉宛烤肉製作技藝

共同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除此之外,

金華火腿腌制技藝、

宣威火腿製作技藝、

六味齋醬肉傳統製作技藝、

寧夏手抓羊肉製作技藝等

都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這麼多美食,

小編説得自己都饞啦!

貼秋膘的儀式感必須安排上。

祝大家

立秋貼秋膘,

只長顏值不長肉!

【糾錯】 【責任編輯:王碧姣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