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新華悅讀|新書上架|書摘|書評|一周好書|專題|名家薦書|文史圖説
人民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長春  人民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內容概覽
    20世紀80年代,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披荊斬棘、“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而遼沈是我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最為典型的地區之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李長春同志與廣大幹部群眾一道,根據遼沈大地的實際情況,努力解放思想、大膽實踐,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改革探索,遼沈大地興起的改革開放熱潮為全國創造了可資借鑒的新鮮經驗。

  本書選用的講話、談話、文章、批示、書信和照片等,真實記錄了遼沈大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崢嶸歲月,全面反映了當時幹部群眾改革創新的精神風貌。在收入本書時,李長春同志逐篇作了修改審定,並專程赴遼寧召開本書徵求意見座談會,聽取相關部門和曾經共同奮戰的老同事老朋友的意見,對本書作了進一步充實完善。

改革舉措
 
樹立改革開放新觀念
樹立改革開放新觀念
    在歷史發展中,越一個或幾個社會發展階段的民族不乏其例。我國已跳越了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但不能跳越商品經濟階段。這是破除以指令性計劃的産品經濟,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根本依據。
城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
城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以城市為重點加快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的思路,從1983年開始,瀋陽市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涉及擴大國營企業自主權、價格體係改革、流通體制改革等。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遼寧國有企業在傳統體制下形成的"鐵飯碗"、"大鍋飯"的弊端日益凸顯。1986年,瀋陽市防爆器械廠正式宣告破産,成為我國第一 家公有制企業實施破産的企業。
改革與開放相結合
改革與開放相結合
    遼寧有兩千多公里的海岸線,有較為雄厚的工業基 礎和眾多的科研機構,具有對外開放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遼東 半島外向型經濟,成為20世紀80年代遼寧全省經濟工作的“牛 鼻子”。
 
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面對如何做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的現實問題,1983年9月,經李長春同志提議,瀋陽市在全國率先設立市長公開電話,直接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解決群眾一些具體困難。
幹部隊伍建設
幹部隊伍建設
    李長春要求各級黨員幹部堅決抵制各種新的不正之風,加強廉政建設,在端正黨風和社會風氣方面經受考驗。體現"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求的幹部為深化改革提供了保障。
  改革箴言  
  改革縱覽  
  • 瀋陽張士經濟技術開發區鳥瞰(攝于2008年)
  • 20世紀80年代建設中的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 20世紀80年代建設中的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大連港(攝于2008年)
  • 20世紀80年代的鲅魚圈港
  •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代30萬噸船塢遠眺(攝于2006年)
  • 被譽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攝于20世紀90年代)
  • 瀋陽南運河帶狀公園局部鳥瞰(攝于2011年)
  • 1989年正式通航的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 1990年12月投入運營的鐵路客運站瀋陽新北站
  • 瀋陽張士經濟技術開發區鳥瞰(攝于2008年)

  • 20世紀80年代建設中的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 20世紀80年代建設中的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大連港(攝于2008年)

  • 20世紀80年代的鲅魚圈港

  •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代30萬噸船塢遠眺(攝于2006年)

  • 被譽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攝于20世紀90年代)

  • 瀋陽南運河帶狀公園局部鳥瞰(攝于2011年)

  • 1989年正式通航的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 1990年12月投入運營的鐵路客運站瀋陽新北站

  相關推薦  
  往期  
01003010106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