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新華悅讀
|
新書上架
|
書摘
|
書評
|
一週好書
|
專題
|
名家薦書
|
文史圖説
《好爸爸的懶哲學》:當爸爸,懶就對了
懶爸爸盡心有限,忙爸爸盡力有限,即便如此,卻還是有人能把孩子教育得很優秀。秘密究竟在哪? 本書告訴你對孩子的關注度過高會引發哪些教育問題。所以,當爸爸,"懶"就對了,"懶"是降低關注度,是巧做和會做。
[詳細]
第10期 首發時間:2013.4.28
分享至:
作者:楊崢
機械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
楊崢,獨樹一幟的家庭教育專家,中國高端家庭教育論壇特邀嘉賓,北京互惠生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創始人。多年旅居德國和美國進行跨文化理論研究,再加上對國內家庭教育的多視角思考,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家庭教育理念:重成人不忽視成才,重長遠不忽視眼前,用現在配合未來。
內容概覽
這是一本寫給忙得沒時間管孩子的懶爸爸們,寫給有時間管卻找不到方法的迷茫爸爸們,寫給認同父教不能缺失的好媽媽們的書。在深入了解當下中國家庭的主要問題後,作者結合多年跨文化交流的教育經驗,將諸多解決方法化繁為簡成既培養孩子成人又培養孩子成才的三個工具,幫助懶爸爸們成為好爸爸。
出版人推介
在家庭教育這樣重要的領域,相關的專家不勝枚舉,相關的理論、案例、經驗談更是浩如煙海,甚至有些觀點和經驗還南轅北轍,完全相反,這讓當下只有一個孩子的家長們無所適從。這本《好爸爸的懶哲學》卻能夠去繁就簡,提綱挈領地指出家庭教育中最核心、共通的三個原則,只用三個小工具,就可以培養起孩子最重要的三項性格品質,成就孩子美好的未來,實在是給當下社會忙碌、迷茫的家長們最大的幫助!
良苦用心琢磨“懶”方法
在安妮出生沒多久我就意識到我可能會陪她的時間比較少,我就想怎麼利用少量的時間,把我認為好的東西影響她。從這個角度,我就琢磨,然後慢慢有這個思路。
“懶爸”碰壁有成長
無論我再怎麼認為德國的方法死板,但最終我以為靈活的方法還是走到了傳統面上,反而他們會在“死板”之下産生特別的創意。兩國的差異讓我有深深的體會。
內向也有內向的active
我用“active”這個詞是代表一種態度。因為用任何一個中文的詞,積極、主動、開朗,大家都會想到外向型孩子,但我核心的意思是,無論外向內向都應該具備這種active的態度。
和爸爸不一樣,卻可以和姐姐一樣
現今獨生子女的哥哥姐姐這裡是個斷層,那麼孩子的榜樣是誰?我出差兩周她變化這麼大,就因為有了個一起陪伴的姐姐。姐姐做什麼她就做什麼,而爸爸做什麼她就不行。
當爸爸,懶就對了
孩子在成長階段的自我塑造潛力是驚人的,如果爸爸們不懶一些,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面面俱到,這不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而是在壓抑甚至扼殺孩子的成長潛力。
家庭教育的困惑:從三類爸爸説起
“只不過”類型的爸爸真正做到了用巧勁幫助孩子成長,所謂好鋼使在刀刃上。我總結這些“只不過”背後發現有三個因素很關鍵,它們不僅在公認的好孩子身上得到體現,也能夠在事業成功的成年人身上得到證明。
從德國嚴謹的歸納總結發現更多創意
歸納的過程就是先分類,再分析,最後總結。這本是一種普通的思維和表達方式,但當我看到德國人硬是通過這種很單一的方式,不但創造了天下聞名的質量品牌,還能同時創造出舉世無雙的創意時,就很震驚了。
“行了”這個詞的不同語言背景
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趨勢裏,我認為由於英語的普及和中美文化融合的影響,中美文化的互相接納已很普遍,而在其他非英語的西方主要國家中,無論是從影響力還是交流趨勢上來看,中國是最應該借鑒德國的。
創意獨特的作文
我和女兒安妮的簡單討論,運用德國人的方法,加上中國人的靈活(德國人只會兩兩分類歸納,而且還必須畫圖;我們可以一下做四個分類,並且口頭討論就得出結果),結果成就了一篇創意獨特的作文。
父母不應該僅着眼於培養好學生
正因為我摸索得太苦,走的冤枉路太多,所以深知等到讓社會來教育孩子的時候,機會往往已經不多了。孩子在走上社會之前,給他們定型的一套模式不應該僅着眼於好學生,而應該是一個好的成年人。
作者楊崢和女兒安妮
兩種説話方式(聾人畫家 陳紅喜繪)
懶爸爸成就好孩子(聾人畫家 陳紅喜繪)
一隻小手舉起來(聾人畫家 陳紅喜繪)
成人重於成才(聾人畫家 陳紅喜繪)
懶爸爸四兩撥千斤(聾人畫家 陳紅喜繪)
三個國家的秘密(聾人畫家 陳紅喜繪)
天條勿犯(聾人畫家 陳紅喜繪)
第
張
共
張
媽媽不懂我
丁丁噹噹 草根街
法國媽媽育兒經
好媽媽成就孩子的一生
你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學會提問
規矩和愛
看法與説法
蘇共亡黨二十年祭
海軍司令劉華清
《王朝柱精選文集》首發
微讀節氣
朱鎔基講話實錄
國務院發展研究叢書
Copyright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
01003010106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