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批評家對作家意味着什麼?  2012-05-07
· 《王魯彥評傳》 王魯彥創作思想的全面總結  2012-05-06
· 古代公務接待如何“自籌”經費:取於民 用於官  2012-05-06
· 苦命《知音》喲,誰來為你的上市撐起一片晴空  2012-05-06
· 唐不遇:能讓我永久快樂的,那就是詩  2012-05-06
· 專家學者研討:新媒體究竟給文學帶來了什麼  2012-05-06
· 網絡産物 “微博書”能拾掇起文化碎片嗎  2012-05-06
· 如歌往事 北平解放後的“第一個”派出所  2012-05-06
· 既要“微閱讀”,更需“宏閱讀”  2012-05-06
· 馮玉祥極力提倡煎餅做軍食 請蔣介石批轉推廣  2012-05-05
· 貴州開陽發現乾隆年間字典 距今244年保存完整  2012-05-05
· 新書披露二戰“勝利之吻”男女主角真實身份  2012-05-05
· 亞馬遜電子書作者版稅高 國內作者羨慕嫉妒恨  2012-05-05
· 了不起!錢穆9歲能背《三國演義》  2012-05-05
· 中國最早愛情片女王殷明珠:騎馬開車樣樣行  2012-05-05
· 萬方50歲後才敢下筆寫戲 做曹禺女兒一直有壓力  2012-05-05
· 中國詩人首獲意大利國際文學獎 09年曾頒給略薩  2012-05-05
· 福布斯發布2012中國名人榜 作家收入整體偏低  2012-05-05
· 別讓出版社成為作者的“血汗工廠”  2012-05-04
· 雷抒雁:網絡詩歌惡搞只能當游戲看 不能當詩看  2012-05-04
· 國內電子書版稅慘不忍睹 書商擊中傳統書商命門  2012-05-05
· 中美聯合出版大型工程書庫《中國·新疆叢書》  2012-05-04
· 那一代人的讀書功夫:錢穆9歲能背《三國演義》  2012-05-05
· 流瀲紫續寫《如懿傳》 稱篇幅比《甄嬛傳》短  2012-05-04
· 醫療大戲《心術》將開播 原著小説新版同步上市  2012-05-04
· 時尚辣媽辭職寫懸疑小説 被雷雨聲嚇出一身冷汗  2012-05-04
· 老師讓讀名著 學生家長:有電子書還讀紙質書嗎  2012-05-03
· 芮成鋼新書首發 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現場助陣  2012-05-03
· 方文山:做文字尊嚴堅守者 中華文化守護者  2012-05-03
· 《譯林》雜誌:在堅持中求變對抗外界浮躁  2012-05-03
· 金庸作品現代性不足? 學者:如此評價過於簡單化  2012-05-03
· 袁世凱的糾結:當“曾國藩”還是“華盛頓”?  2012-05-03
· 朱德庸談80萬高價禪馬:價值在於表達自我  2012-05-03
· 解讀國民閱讀調查數據:數字化閱讀,其興也勃  2012-05-03
· 城市,為什麼需要閱讀生活  2012-05-03
· 《甄嬛傳》熱播 史上到底有沒有“甄嬛”這個人  2012-05-02
· 專家痛惜閱讀缺失 功利化閱讀將造就愚蠢的一代  2012-05-02
· 小書販做了筆“大生意” 沒想到被送上法庭  2012-05-02
· 藝術批評頻遭質疑:收費寫作類似小姐“&&”  2012-05-02
· 高曉松對話老狼:名利場裏好在有你  2012-05-02
· 古人説話也很雷 太白星入東井是因為口渴?  2012-05-02
· 好萊塢首位華裔女星賣首飾抗日 遭宋美齡封殺  2012-05-02
· 著作權法,該維護誰的權力?  2012-05-02
· 原創圖畫書,如何超越“學步期”?  2012-04-30
· 歷史上的紀國鮮為人知:在齊魯兩國夾縫中生存  2012-04-30
·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那個中國人  2012-04-30
· 中國近代書報檢查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2012-04-30
· 追捧已經接近膜拜 港&&&為什麼這樣紅?  2012-04-30
· 蔣勳的書是中文世界裏的三聚氰胺  2012-04-30
· 漢學家顧彬:金庸的小説看一部等於看了全部  2012-04-30
· 共贏,方能“悅讀”  2012-04-30
· 沈星主持讀書欄目:閱讀讓人永不孤單 不畏死亡  2012-04-28
· 曹乃謙回應網傳獲諾獎提名:不清楚消息真實性  2012-04-28
· 出版社揭秘圖書塑封:銷量比不塑封高一到兩成  2012-04-28
· 網絡寫手已成"高危職業"? 同行稱多因個人心態  2012-04-28
· 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頒獎 賈平凹登&領獎  2012-04-28
· 戰國楚簡亮相杭州 首次破解《左傳》真偽之爭  2012-04-28
· 歐陽海英雄事跡感動彭德懷:讀紀實小説淚流滿襟  2012-04-28
· 作家劉墉:給兒子寫那麼多書因為他太“混蛋”  2012-04-28
· 湖南女詩人生命垂危花費十數萬 書畫家義拍救助  2012-04-27
· 作家曹乃謙稱未獲入圍諾貝爾文學獎復評通知  2012-04-27
· 將軍著《與年輕軍官聊聊天》 給力部隊思想教育  2012-04-27
· 中國詩人看什邡”采風活動感受地震災區巨變  2012-04-28
· 著作權法,該維護誰的權力?  2012-04-27
· 中國出版協會推進圖書封底登廣告 各方態度不一  2012-04-27
· 《亮劍》等小説遭網絡侵權 上海一公司賠5.5萬  2012-04-27
· 《秦腔》將拍電視劇 賈平凹街坊四鄰集體出鏡  2012-04-27
· 蔡瀾拍照發微博 金庸埋頭大快朵頤倪匡笑觀  2012-04-27
· 二月河談創作經歷:成名靠力氣、才氣、運氣  2012-04-27
· 無紙讀書不代表停止讀書  2012-04-26
· 詩人梁小斌曾被工廠開除 文革時用鹹肉換書讀  2012-04-26
· 倪匡微博變身"薦書帝" 稱科幻類《天意》最好看  2012-04-26
· 賈島圖書館和紀念館開館 館藏資源主要來自捐贈  2012-04-26
· 白先勇憶父親白崇禧:從來沒有説過一句重話  2012-04-26
· 黃蓉原型是金庸姑媽 喜好舞劍曾為秋瑾守墓半月  2012-04-26
· 余秋雨提倡讀與自己對路的作品:不喜歡不要強求  2012-04-26
· 周迅告《苦女人周迅》臆造“黃段” 索賠95萬  2012-04-26
· 上海35家實體書店獲政府資助 “士氣”大振  2012-04-26
· 少年小説:如何面對“死亡”主題  2012-04-25
· 余光中謝冕談廢話體詩:我們要維護詩的尊嚴  2012-04-25
· 湖北作家耗時10餘年創作幻想小説《九頭鳥》  2012-04-25
· 沈星:工作之外都讀書 媽媽寄《廢都》曾擔心  2012-04-25
· 河南省圖書館館長楊揚:素質性讀書層次最高  2012-04-25
· “2012讀書盛典”晚會揭曉年度影響力書業人物  2012-04-25
· 劉蘭芳新編歷史評書《紅頂清風》5月央廣開播  2012-04-25
· 清華大學舉行“科學與詩在這裡相遇”主題晚會  2012-04-25
· 鄧小平親批重修陳獨秀墓:可作歷史文物加以保護  2012-04-24
· 《甄嬛傳》中紅花絕育是否真實?在西餐中是精華  2012-04-24
· 韓寒手稿在爭議中暢銷 買者多為忠實韓粉  2012-04-24
· 千字稿費幾分錢 九成網絡寫手靠稿費養不活自己  2012-04-24
· 轉制後,內地交響樂團怎樣“活”得更好?  2012-04-24
· 魯迅研究“三國殺”:曾有“東魯”和“西魯”之爭  2012-04-24
· 山西呂梁:千人頌讀國學經典 引發全城讀書熱  2012-04-24
· 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2012-04-24
· 白岩松:讀書無用中有大用  2012-04-23
· 35家書店分享500萬元 實體書店迎來首場及時雨  2012-04-23
· 尼爾·弗格森的《文明》:世界沿着中國軌道前行  2012-04-23
· 倫敦書展看差距:中國展&像書店外國的像咖啡廳  2012-04-23
· 世界讀書日:閱讀的人不寂寞  2012-04-23
· 聚焦"作家群":屈原的"楚殤"盛李白的"楚狂"衰  2012-04-23
· 歷史學家給影視戲劇挑刺:有點多管閒事  2012-04-21
· 六成受訪者每天閱讀超1小時 稱紙質閱讀不可替代  2012-04-21
· 三輪翻譯嚴抓細節 《朱鎔基答記者問》出英文版  2012-04-20
· 生離死別令人唏噓:泰坦尼克號上的真實愛情  2012-04-20
· 倫敦書展觀察:期待中國作家擁有自己的經紀人  2012-04-20
· “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出爐  2012-04-20
· 數字閱讀迅猛!紙質閱讀如何?  2012-04-20
· 懷揣作家夢的花季少女為何淪為色情小説寫手?  2012-04-19
· 六六新作《小情人》在京首發 記錄兒子偶得趣事  2012-04-19
· 中國圖書首次批量進入英國主流銷售渠道  2012-04-19
· 出版出海書作舟 一流的展會要有一流的作品  2012-04-19
· “紅色”風勁吹倫敦書展 世界渴望了解當代中國  2012-04-19
· 中國圖書亮相倫敦書展 參展圖書數量創歷屆之最  2012-04-19
· 中英兩國作家倫敦書展對話:小心暢銷書陷阱  2012-04-18
· 漢學家比爾波特:隱士難當 胡亂修行不會成功  2012-04-18
· 粉絲瘋了:韓寒方舟子粉絲大戰折射出現代理性缺失  2012-04-18
· 張飛戀愛的心理分析:找名門美眉打造自己品牌  2012-04-18
· 中國圖書展現當代中國 倫敦書展烙上“中國印”  2012-04-18
· 狄仁傑找包公評理:行為藝術呼喚著作權法從嚴  2012-04-18
· 中英兩國作家倫敦書展對話:小心暢銷書陷阱  2012-04-18
· 讀《悠悠玄莊》:品味張曰凱的故鄉情與文學夢  2012-04-18
· 關注2012倫敦書展:倫敦書展點亮“中國概念”  2012-04-17
· 黃友義:介紹當代中國對外宣傳不避“硬選題”  2012-04-17
· 劉醒龍:倫敦之行馬不停蹄 很高興參加倫敦書展  2012-04-17
· 馮驥才:官員沒文化,官商勾結致非遺保護不力  2012-04-17
· 88歲詩人時隔53年收到劉伯承元帥親筆信(圖)  2012-04-17
· 武漢圖書館聯盟成立 擬向社會開放高校圖書館  2012-04-17
· 池莉建議讀者讀好書:閱讀讓一個人活好幾一輩子  2012-04-16
· 古詩詞混搭風席捲網絡 文學專家指責低趣味  2012-04-16
· 李長春出席2012倫敦書展中國主賓國開幕式  2012-04-16
· 韓寒遭遇倒韓派死亡威脅 若不道歉將用激進方式  2012-04-16
· 《錢學森文集》中文版全球首發 李佩擔綱主編  2012-04-17
· 一線影星殺回小熒屏 不約而同飾演歷史人物  2012-04-16
· 倫敦書展總監:我期待同中國作家進行對話  2012-04-16
· “哈利·波特之母”羅琳9月推新書《臨時空缺》  2012-04-16
· 王曉英詩集《蝴蝶來過》出版 評論稱其詩如毒品  2012-04-16
· 第42屆倫敦書展開幕 中國任主賓國萬種圖書現身  2012-04-17
· 關注2012倫敦書展:倫敦書展點亮“中國概念”  2012-04-17
· 朱軍作家身份受熱捧 稱人生沒有綵排如同直播  2012-04-16
· 柳斌傑:中國主賓國為交流而來 為合作而來  2012-04-17
· 倫敦書展今天開幕 萬種中國圖書颳起東方旋風  2012-04-16
· 關注2012倫敦書展:倫敦書展點亮“中國概念”  2012-04-17
· 想到王小波應該大笑 不要假裝悲傷地緬懷他  2012-04-15
· 2012年倫敦書展 在世界舞&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  2012-04-15
· 歷史名城遇發展瓶頸:載於書本之中,埋於黃土之下  2012-04-15
· 泰坦尼克沉沒百年:船長從容赴死 富翁拒上救生艇  2012-04-15
· 國民閱讀:多元需求,多元選擇  2012-04-15
· 甄嬛被奉為"清宮版杜拉拉" 莫將"後宮"比職場  2012-04-15
· 《中國大百科全書》探求紙質網絡“兩條腿走路”  2012-04-15
· 創作不只是為了錢 上海音樂人要求保護作者尊嚴  2012-04-15
· 張愛玲與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裏“相遇”  2012-04-13
· 劉心武舊書信展示 冰心勸其做響噹噹的鐵豆  2012-04-13
· 陜西丹鳳將建平凹作家村 項目規劃佔地1500畝  2012-04-13
· 李銀河曝王小波寫作怪癖:把寫好的段落調來調去  2012-04-13
· 西安事變戴笠表忠心寫遺囑"未見領袖死不甘心"  2012-04-13
· 《發光體1號》:我也會因為它們而被後人銘記  2012-04-13
· 書攤遍佈“林書豪” 跟風書在市場上越來越多  2012-04-13
· 首套由個人編寫的語文教材《青春讀書課》再版  2012-04-13
· 民國才女潘柳黛説話刻薄 擠兌張愛玲貴族血統  2012-04-12
· 《全宋筆記》第一至五編問世 呈現新準兩個特點  2012-04-12
· 書攤遍佈林書豪 為何跟風書越來越多?  2012-04-12
· 故宮建福宮舉辦文人雅集 徐冰葉錦添等出席  2012-04-12
· "紅色"書籍將集中亮相倫敦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  2012-04-12
· 海外視角受熱捧 “老外看中國”系列書在滬走紅  2012-04-12
· 郭敬明向魯迅致敬 稱其戰鬥精神是年輕人的榜樣  2012-04-12
· 張愛玲版《老人與海》稱“第一” 被指宣傳誇張  2012-04-12
· 《辭海》等國內大型工具書走向電子化  2012-04-11
· 80歲老人成“超級網蟲” 排版網頁設計信手拈來  2012-04-11
· 山寨出版社行騙畫家牟利 假借出版畫冊交換作品  2012-04-11
· 著名歷史學家張守常辭世 歐陽中石夫婦送別老友  2012-04-11
· 名家薈萃倫敦書展 五大亮點彰顯中國文化神韻  2012-04-11
· 高倣名言博網友眼球 白岩松柴靜成“雞湯盆”  2012-04-10
· 重慶作家熱衷辦復古派對 多人穿旗袍中山裝穿越  2012-04-10
· 詩人王小妮《上課記》記述"教的痛心學的反胃"  2012-04-10
· 六六首次回應“鬥小三”:常常想逃避放棄婚姻  2012-04-10
· 《著作權法》到底在幫誰?  2012-04-10
· 梁小斌答老巢:新詩推動了中國白話語言的發展  2012-04-10
· 高曉松新書憶青春:如喪青春比如喪考妣更嚴重  2012-04-10
· 《不必讀書目》吊人胃口 網羅50種中國古典名著  2012-04-10
· “泰坦尼克”逃生真相:婦女兒童優先只是傳説  2012-04-09
· 《甄嬛傳》古琴放反了 孫儷:確有一位琴師教錯  2012-04-09
· 複合型版權經紀人才已成國內文化市場"香餑餑"  2012-04-09
· 泰坦尼克號沉沒百年迎紀念潮 電影圖書輪番上陣  2012-04-09
· 名人的微博段子也拿來出書騙錢?  2012-04-09
· 韓寒"撒嬌"成微博熱點:郭敬明居然沒有關注我  2012-04-09
· 《我叫小瀋陽》侵權 出版社被判賠小瀋陽9萬元  2012-04-09
· 有多少二戰時期的沉船寶藏在等待我們發現?  2012-04-08
· 鮮為人知 “老頭子”一詞最早卻是專稱乾隆  2012-04-08
· 黎紫書:經營馬來特色,書寫家國記憶  2012-04-08
· 劉邦當上皇帝後為何只拜祭過孔子和陳勝?  2012-04-08
· 隱藏在檔案背後的不尋常諜戰故事之奇園茶社  2012-04-08
· “百年老店” 如何應對新出版環境  2012-04-08
· 《半島哈裏哈氣》 張煒沉積二十二年的童心爆發  2012-04-08
· 希特勒 一個未竟的畫家夢幾乎毀了世界  2012-04-08
· 書架變貨架 國營書店面臨“轉型之痛”  2012-04-07
· 書名不壞讀者不愛? 《挖鼻史》讓人一頭霧水  2012-04-07
· 12歲女孩看穿越小説進醫院 稱有古人跟自己説話  2012-04-07
· 名家微博段子竟成出版物 粗製濫造遭讀者炮轟  2012-04-07
· 戰時南京食品價格飛漲:一隻母雞買兩個明代花瓶  2012-04-07
· 流瀲紫寫作靈感源自生活 稱現實比小説更狗血  2012-04-07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