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 | 地方 | 法治 | 悅讀 | 副刊 | 國際 | 港澳 | 財經 | 體育 | 科技 | 軍事 | 圖片 | 論壇 | 視頻 | 微博 | ENGLISH
 
   
 
  馬雄鷹:傳統媒體在探索轉机型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資訊的傳播手段與方式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媒體形成了巨大衝擊。在出版業的數字化浪潮中,傳統媒體經歷了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未來之路在何方?新華網特邀北京青年報新媒體部主任馬雄鷹解讀傳統媒體的轉型之路。  
馬雄鷹
馬雄鷹
  北京青年報新媒體部主任
  採寫/出鏡 桂洋 攝影/責編 史靖  
 
文字實錄
完整視頻
親,歡迎關注新華悅讀微博:
 
讀家觀點
  紙媒的“死”與“不死”,存在一個變數
  我一直有一個這樣的判斷,我認為“死”與“不死”一定要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什麼狀況才能定義為“死”?根據我個人判斷,我覺得“死”其實對于一個媒體來講並不一定指這個報紙消亡了或者這個品牌完全消失了,對于現在的主流媒體來講,這種情況短期內、至少一二十年內是不會發生的。即使不轉型,它也不會徹底的消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會死。傳統媒體形態的載體一定會死,但是這個“死”並不是指它沒有了,而指的是它“非主流化”了。[詳細]
  觀念、市場、人才、資金四大問題制約著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
  我覺得現在感觸最深的一點是傳統媒體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最關鍵的是觀念問題。傳統媒體在做新媒體産品時,往往忽略産品這個概念,因為在原來報紙生産過程中我們面對的就是報紙,盡管有一些平面媒體提出要把報紙出版當成像産品生産一樣來看待,但是其實真正産品是什麼?用戶需要什麼樣的産品?大家還不理解。[詳細]
  將窗口整合為一個混態資訊流平臺是未來媒體的責任
  未來整個媒體發展維度的豐富程度可能都會是我設想的這樣的形態。用戶在得到一條資訊的時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看一個新聞或者説獲取一條資訊,而且是一種整合的混態資訊流,既有時政新聞的功能,也有資訊傳播的功能。無論是傳統媒體或者移動互聯網行業,未來可能面臨的都是一個如何有效將資源整合的過程。在整合過程中,媒體不再簡單的變成一個窗口一個門戶了,而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既有我的用戶,又有上游需要為這些用戶提供服務的廠商,媒體平臺不是簡單的資訊發布,它變成一個中間加工車間。[詳細]
《2012-2013中國數字出版産業年度報告》
《數字出版産業發展模式研究》
《數字出版與長尾理論》
《數字出版與傳播研究》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中國新聞出版報
 
   
 
讀家影像

馬雄鷹1

馬雄鷹2

馬雄鷹3

馬雄鷹4

   
 
風雲人物
   
 
文人書客
   
 
出版先鋒
 
  • 字裏行間

    字裏行間
  • 泰學傳媒

    泰學傳媒
  • 閱讀季

    閱讀季
  • 外研社

    外研社
 
內容編輯: 王志艷 劉凝 楊舟
策劃合作: 黃玉艷 桂洋 史靖
主編信箱:xinhuadushu@126.com
電話:010-88050873 13699147979
合作郵箱:xhreport@126.com
地址:北京市國家新媒體産業基地新華網園區D座3層
郵編:100162
01003010106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