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悅聽】黃河遠上白雲間——念此際多少斯人同游長河-新華網

【新華悅聽】黃河遠上白雲間——念此際多少斯人同游長河

2024-05-17 14:55:09 來源:新華網

  新華悅聽,值得一聽。《黃河遠上白雲間——念此際多少斯人同游長河》作者楊克,朗誦盧吉雄、小朵。

你駕馭黃河從天上來

波入雲螭,從仙境跌落

彌天黃沙,濁浪排空

天空捧出一碗陽光鍍亮的大水

 

豪情隨飛流一瀉千里

月光和美酒波光瀲艷

這條仙界通向凡間的長河

河床上每一顆石頭

都閃爍着詩眼

 

巴顏喀拉山萬仞高峰

一條飄帶往下猛然一劃

每一粒奔騰的黃金都在歌唱

 

“白日依舊落入山闕

勢同它無窮的前世”

 

兩泓細小的泉水

仿佛是大河最初睜開的

天眼。雪山白齒間綠波瀅瀅

卡日曲和比約古宗列曲合流處

瑪多之上寬闊河谷湖泊如珠

虎可搏,河難憑,狂而癡的詩人

喟嘆,黃河遠上白雲間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

古人難以踏足,孤城遙遠

羌笛聲聲,楊柳春風不度

詩仙端坐雲座

誰敢質疑玉清宮是另一個虛構?

 

從鄂陵湖瀉出的水流

色青而形長

一根根倒伏的青草,如絲天際來

身體和靈魂被奇詭的深翠吞噬

至青川,第一道大灣,命運從此曲折

九曲黃河萬里沙

太行如礪,黃河如帶

入中原, 落天觸山動

 

濤卷東溟,尾擺西北雪峰

萬里寫入胸懷間

 

從天上來,又回到天上去

 

黃河西來決崑崙

咆哮萬里觸龍門

 

一個出口,窄得令人窒息

河寬不足四十

是大禹斧鑿的嗎?

濤聲在這裡分崩離析

鯉魚跳龍門,水中的悲狂

就像小青年躍過成長的難關

繞河套,撞龍口,過潼關

兩岸的斷崖猶如千年壁刃

 

公無渡河,荒曠的風從高原到平原

公已渡河,雄渾的歌從早潮到晚潮

改過多少次道啊英雄的血

泛過多少次澇啊難民的淚

黃河還是那條黃河,李白摞下

日夜翻滾的一句

最是黃河,驚天地,泣鬼神

 

江南硯&上,裴十四

身騎白黿,飄若浮雲西去

衣袂飄飄的氣韻,似河水靈動

李白墨跡猶如破空的箭矢

劍意千年未衰

 

金高南山,也買不了回頭一顧

隨手一捋黃河的鬃毛

烈馬也似你輕盈啊

如行玉山之上,朗潤照人

 

及人推己,氣韻相通

也曾“身騎白黿不敢度”

“金高南山”難買一顧的個性

 

英雄駿馬,落日美酒

長作黃河擺渡人,飄若浮雲

 

王維使至塞上

眼前長河與大漠渾圓相擁

落日成了時間與空間的交匯點

一枚金色鐘擺,懸在天邊

蒼穹這年久失修的銅鐘

黃河指針已九彎十八曲

孤煙的沙漏滴答金黃的時光子彈

 

或是一枚古老的銅錢

在這宇宙紡織機下

無盡的金絲上下穿梭

沙漠是無言的畫師

每一粒沙子都是色點

光與影交織成流淌的卷軸

每一行都是波浪,上下闋都現漩渦

 

落日是天空的熔爐,鑄造金紅的光華

生命的圓盤起伏輪迴

月亮是一枚懸挂在夜空的銀貝殼

 

黃河在黃沙上流過,太魔幻

像神在布道

 

悍將威風凜凜,揮鞭白馬

旌旗漫卷渡黃河

 

簫鼓聒噪川岳,聲若滄溟濤波

李白一介書生

總是崩浪千尋,懸流萬丈

 

鐵騎行雪山,飲幹滹沱河

怒吼震落屋瓦,狂濤掃平月窟

臆想胸有百萬兵

倚劍獨登燕然,嵯峨的崖壁列陣受閱

 

任泥沙俱下,海立山飛

鼓角未終,雷滾煙卷

一句已斬巨鰲,半篇便鲙長鯨

 

不聞此處濤聲心不死,我在

那沸騰的樂府裏回到2023

 

累年征戰的高適,深沉的呼吸中

黃河之水激蕩,洶湧縱深朝東

北望太行山巨人脊梁高聳的剪影

半邊蒼穹被深沉的色彩所覆蓋

 

軍前半死生,一眾美人

猶在帳下歌舞,金戈鐵馬之聲

是黃河邊上最悲壯的伴奏

 

這些個大雪滿弓刀的詩人,血灑疆場

反而沒有李白的壯懷激烈

岑參下見洪流,千山之間劃出裂痕

戰爭的暗潮,匯聚流淌不息

血河鋪成的,是忘卻的紅綢

凝結成寂寞的霜,掩埋在河洲

他們也揪心陌途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當一夜春風如潮水湧來

眼前的雪海

如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暮雪無聲地灑在轅門

 

冷寂的戰場萬里愁雲凝結

冰凍的紅旗在風中無法翻飛

弓箭拉不開

都護冰冷的鐵衣難以穿戴

這才是真戰場的景況啊!

 

黃河水濺濺,像杜甫哀慟

編年史糾纏,雜草低語

一個衰落王朝的新靈魂

諦聽舊的靈魂靜默哭泣

一聲濕潤的嘆息

 

鄰家女兒在訂婚

兒子被埋葬,與無數的草混雜在一起

這就是杜甫所見的上游

存在與毀滅的悖論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千萬里沃土化作荒野

從慘綠少年到白髮老者

都要去戍守邊疆。黃河茫茫

白骨堆堆,青燐爍爍

織錦支離破碎

在不斷的降雨中共鳴

和祖先一起哭泣

 

嗚咽混合天空的悲嘆

李白岑參杜甫

一首出征的壯歌,一段現場的獨白

一曲不合時宜的尾聲

匯聚狂風暴雨的黃河大合唱

 

黃河萬里觸山動,聲如巨雷

仿佛巨人的腳步

聲震八方,撼天動地

從萬仞之上,遠眺數千里外的

盤曲:那蓄勢萬里的

排浪,使山嶽為之震撼

疾浪受阻,便翻捲起轉動的

漩渦,發出震撼三秦的雷鳴

 

巨浪生煙,玉壺吞萬里

大河狂歌,金口吐千鈞

李白在此歌吟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你看在翠崖丹谷之上

留下了河神凌厲的掌印

峰欲摧,崖要開

疾雷破山、顛風簸海的詩人

一出場便石作蓮花雲作&

白帝金精助他運元氣

 

已忘人世語,何苦夜啾啾?

 

北岸,海西,鳴鐘椎鼓

哀嚎遍野

鐵馬鳴嘶斷雲天,胡人銳鼻揚塵翻

 

更教詩聖在此,且斟北斗

仰看滄浪當空

峽口驚猿,在此祈求太平

以紓民困。你説,黃河西岸是吾蜀

欲須供給家無粟

 

每一粒黃沙都有無數迴響

五千年華夏,八千里山河,一萬年激流怒號

唯願黎民有口飯吃

你能混一車書,舍金棄玉

 

不廢黃浪更向青天流

 

天若有情天亦老

河如無恨河長流

 

李白,杜甫,王之渙,王維……

就這麼在黃河邊一站

詩潮逐浪凌空驚瀚宇,橫吞百丈淵

不廢江河萬古流

 

龍潛谷澗,練係雲山

壺收兩省,口接一河

憑九曲風濤

豁開一代詩風,滾雷,崩岳

 

望山河,意躊躇

呼來上雲梯,含笑卻出壺口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唉!

 

十一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

韋應物右洛水途中,遙望蕭瑟

朔風一雁,恰似詩人隻身東下赴任

知時而奮飛,濟世於無望

與時局相比,山河更大

誰開崑崙源,流出混沌河

 

從泉眼到溪澗再到河流

起源微小,生命的表達卻如此磅礡

左衝右突,破阻迂迴

不拒細流,終成大水,攜沙造地,浩蕩涌流

茫茫如一條黃色巨龍。

 

積雨飛作風,驚龍噴為波

從小生性孤僻的孟郊

與黃河來往,醉後不知天上水

滿船顛夢壓星河,所有的湘靈鼓瑟

所有的越客思鄉

都不過郊寒島瘦,阻什麼干戈

勸什麼酒。羨君無白髮,走馬過黃河

我的詩哪,賈島兄

發江河一般長的牢騷也沒有用

你看,去日綠楊垂紫陌

歸時,白草已夾黃河

 

遠遠的河面上,水鳥在低飛淺翔

古今多少事,詩人在此志躊躇

 

十二

黃河九天上

人鬼瞰重關

 

元好問揮如椽巨筆,挾風帶浪

長風萬里,水花四濺,水汽氤氳

連日光彼時也顯得寒氣森森

 

老翅幾回寒暑。神門

鬼門,人門

波濤湍急,直下洗塵寰

嚙山的沙嘴豪氣幹雲

 

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

非那漫游江海的騎鯨豪客

才能擊鼓,望三門,三門開

“神門平,鬼門削

人門三聲化塵埃”

“先扎黃河腰中帶

為你重整梳妝檯”

大壩波濤如銀山般疊起

萬象終入橫波,只有山峰依舊閒

 

十三

一條大河又流過多少年

光陰不停翻滾、騰躍、跌落

唐詩又宋詞,裹挾着泥沙一路向東

又裹挾着華文,波噬瀾驚

朝廷換,河奔流

一樽酒,黃河側

無限事,從頭説

 

一時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蘇東坡心念子由

發如雪,孤帆明滅

愁目斷,夜闌秉燭

 

每當思君便若潁水

浩蕩寄血濃於水的弟弟

萬里浪沫橫煙

 

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瀑布挂北斗,莫窮此淚端

 

詩人把酒心潮逐浪高

 

十四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怒吼衝破四萬萬喉嚨

酣暢淋漓,氣吞山河

 

光未然和冼星海

指揮着從壺口飛瀉而下的激流

在寬闊的河面上,奔騰激蕩

讓黃河千弦萬管齊奏,伴着隆隆濤聲

斗轉星移,民族危亡

風急馬嘯,黃河的魂魄

如狂風般撕裂蒼穹

 

低谷的沉澱,高潮的震撼

音符綿綿不斷

都飽含堅韌與決絕

風雨如磐,山川動容

 

快板中,炮火連天

慢板裏,國愁滿眼

重奏千軍萬馬,血戰沙場

抗日勇士的血肉之軀

驕傲築起新的長城

 

十五

蹬上時間的岩石階梯

我沿着鸛雀樓的螺旋逐級攀升

心如箭矢,穿過雲蒸霞蔚

窮盡遙遠的未知疆域

 

眺望劉家峽水電站

一條黃河,能使整個蒼穹亮起星斗

靈魂之心已在回聲中洗滌

一千三百多年的等待

只為這一刻的重逢

 

傳世的波濤已有窮目之觀

又圍平野,又入斷山

而更翻滾的此心,此時

“超級天眼”的龐大口徑

深邃如鍋底,嵌入巨大的窩凼

探盡137億光年的星辰大海

洞見了無數的脈衝星

 

我在黃河的波濤中瞥見王之渙身影

在這巨流的反射中

再次相遇在連砌的石階上

詩行的旋梯,延伸、延伸

直至無盡,你我皆在其中

 

十六

光映日頭,河水永遠奔涌

巴顏喀拉的一滴水,流經華夏

孕育了燦爛的文明

山脈和高原的隆起,也沒有額頭高

像印度河之於古印度文明

像尼羅河之於古埃及文明。黃河從天上而來

從青海而來,穿小積石山出炳靈峽

轉向東北流,匯納大夏河、洮河之水

又突然呈直角轉向西流。河水如萬馬奔騰

傾瀉直下,發出一陣陣轟鳴,掀起一團團水霧

從裴李崗的黃河,仰韶的黃河,龍山的黃河

到二里頭的黃河,安陽殷墟的黃河,白馬寺的黃河

龍門石窟的黃河,從龍亭的黃河,鐵塔的黃河

相國寺的黃河,小浪底水庫的黃河

三門峽的黃河,應天門的黃河

又到宋陵的黃河、雙槐樹的黃河,觀星&的黃河

羚羊的黃河,雪豹的黃河,牛角的黃河

黃河是中國歷史幾千年變化的折射鏡

黃河是中華文明豐富多彩的萬花筒

 

噫吁戲我天人合一的中華源

噫吁戲我自強不息的民族根

噫吁戲我的厚德載物黃河魂

已融入到每個人的血液之中的大浪

已洶湧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的大河

 

十七

月光下,黃河浪脊

給我氣魄,令我風發

 

在入海口望著滾滾而去的黃河水

每年平添三萬畝陸地

那麼多詩人,他,他,他

就像大浪中淘不完的沙,沙,沙

落日欲晡,望盡黃河

 

太行聳巍峨,是天産雄句?

黃河奔濁浪,是天生我才?

黃河渡頭問歸魂,

漫道天上飛破鏡,猶看河上是仙人

 

裹風雲,攜霧雨,越時空

黃河,黃土地,黃皮膚,炎黃子孫

今又同站

只為多看一眼滔滔黃水

 

這是一條孕育了詩和文明的河流

這是一脈被詩人們合力舉高的河流

穿過雲端,仿佛是天地的肚臍

係着經天日月的光芒

 

舟泊翠螺山下,慨此日重尋渺波

千秋風月

黃河從天上來,又回到天上去

詩人在人間,又回到世外

盧吉雄

作者:楊克,編審、一級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

朗誦:盧吉雄,廣東省朗誦協會執行會長。

音頻由粵誦協盧吉雄師生藝術團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