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一次看透《富春山居圖》 探尋中國藝術史上的無價之寶-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21 16:19:31
來源:新華網

薦書|一次看透《富春山居圖》 探尋中國藝術史上的無價之寶

字體:

  《富春山居圖》是“元四家”之首黃公望一生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作。畫卷不僅描繪了“天下獨絕”的富春山水“山川渾厚,草木華滋”,更畫出了千百年來中國文人“林泉之致”的道風神韻和隱逸情懷,引發後代畫家的集體超讚、競相追摹,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大獨特風景。

  《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是“讀懂中國畫”系列叢書之一。作者趙洪波以媒體人敏銳的視角,帶領讀者深入富春山水,既“遠觀其勢”,又“近察其妙”,仔細品賞畫卷中的每一處山石、林泉、草木、人物,認真探尋畫面背後的文化和美學涵義,筆墨之妙、留白之韻、山水哲學、君子之樹、沙洲的意象、孤山的意境、火殉的傷痕、彈幕的遺憾……這些問題在本書中都得到了輕鬆有趣的解答。

第九位神秘人物

  《富春山居圖》原畫縱33厘米,橫848厘米,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一幅山水畫長卷,被視為中國繪畫史上的曠世名作。元末黃公望完成畫作後,該卷遂備受歷代文人與畫家尊崇,但也經歷了曲折傳奇的流傳過程。清代順治年間,當時的藏家吳洪裕臨終之際,將畫投入火中為殉,幸被家人從火中救出,但畫卷從此被燒為兩段。前段因畫上余有一山,被後人稱為《剩山圖》。後段因受畫人是黃公望的師弟鄭樗(chū),字無用,因而也被人們稱為《無用師卷》。目前,學界所説的《富春山居圖》通常指《無用師卷》。《剩山圖》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無用師卷》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點景人物在中國山水畫裏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是天人合一,人物可以與山水造化相互映襯,深化畫面意境。二是臥游山水,人物可以作為畫家的虛擬替身,寄託畫家的情感和理想。《富春山居圖》中的人物就蘊含了上面兩種意圖。

  《富春山居圖》裏黃公望畫了八位人物,這是美術史上的傳統看法。但現在我告訴你,拿着放大鏡無數次地端詳之後,我竟然發現了畫卷裏還隱藏着第九位神秘人物。事後得知,我的這項最新“考古成果”居然和一些專家學者的發現不謀而合。

  説第九位人物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上圖展示的已經形成共識的八位人物。從形象上看,這八位人物大概為高士、樵夫和漁父。詳細解讀這八位人物之前,我們不妨先一起找尋一下隱藏的第九位神秘人物。

  《富春山居圖》全卷共畫有六座橋,其中《剩山圖》上有兩座橋,《無用師卷》上有四座橋。讓我們先找到其中的一座橋,它在梁詩正書寫的“鑒定”開頭部分正下方。你有沒有發覺,這座橋最為特殊。

  原因如下:

  第一,橋面長度最長。它大約6厘米,是六座橋中畫得最長的一座。

  第二,橋距離觀者最近。你看,橋面兩側護欄的隔柵我們都能清晰可見。

  第三,橋樁部分被徹底燒燬。這是因為當年吳洪裕火殉畫卷時,畫作最下面一部分可能燒燬了,這個橋樁在重新裝裱時估計不得不被裁剪掉了。

  我們進一步細看這座橋。你注意到了嗎,橋上面低垂的柳枝非常多,似乎是要遮擋點什麼的意思。我們可以試着把橋右邊低垂的柳枝移開一點。我的天呀,一位神秘人物悄然而出了!

  這位神秘人物發髻盤頂,面朝左前方富春江,倚立橋上,左手似拿畫紙,右手似執畫筆。其形象仙風道骨,他不就是歷經磨難,看透了生死的黃公望嗎?

  黃公望在《寫山水訣》中曰 :“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這位神秘人物正好呼應了這段敘述。如果我們的推論成立的話,這第九位人物或許就是中國古代繪畫裏隱藏得最深的畫家自畫像了。(節選自《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第二章“青春:相逢山水自多情”)

作者介紹

“讀懂中國畫”系列叢書

【糾錯】 【責任編輯: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