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6/ 11 10:14:08
來源:光明日報

《京劇生行名家談戲實錄》:精彩展現京劇生行的精髓

字體:

《趙氏孤兒》中馬連良飾程嬰。

《京劇生行名家談戲實錄》劉連倫 編 北京教育出版社

  京劇是中國戲曲文化的典范,也是人類戲劇藝術的璀璨明珠。200多年來,歷代京劇名家以智慧和心血創造了傑出的表演技藝、精彩的歌唱風格,涌現出燦若繁星、才華卓著的眾多名家。京劇當之無愧可被稱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與象徵意義的符號之一。但近年來,京劇書籍的出版始終存在理論與實踐、舞臺經驗與文字講述“兩層皮”的痼疾,比之歷史上《舞臺生活四十年》《粉墨春秋》等經典記述確實佳作不多。這固然有京劇藝術作為舞臺表演本體特殊性的難題,更有許多書寫者本身陌生表演,或者道聽途説並非真通真懂的局限。應該説,呼喚一種有深度、有卓見、有實實在在表演心得與經驗總結的讀本已迫在眉睫。

  近日非常欣喜讀到《京劇生行名家談戲實錄》一書。該書由資深戲曲專家劉連倫先生聯合多位同人將25位京劇生行名家講述的內容進行梳理、遴選、編撰,並配以精煉的文字介紹,串聯成一部具有高度凝練性和係統性的讀本。該書文字簡練、平實,讀來沒有距離感,是親近大眾閱讀的一本好書,對弘揚京劇藝術具有很強的普及性。

  《京劇生行名家談戲實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25位京劇名家的口述,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京劇生行藝術的特點、內涵與本質,無論是流派的傳承、表演的創新,還是對細節的琢磨,都會令人為這門內涵豐富的藝術驚嘆,都會對京劇大師們的敬業與專注肅然起敬。徽班進京200余年裏,京劇藝術達到過幾次高峰,很大原因在于當時涌現出了一批完全獨立、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個性的藝術大師。恰好這些名家正是這些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有些還是大師身邊的學習者。通過他們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讀者或者説現在的年輕人有機會理解過去京劇行裏所發生的故事。能夠提供作為京劇發展變化參與者的視角與聲音,為當代京劇的從業者及其讀者提供更多深層次的思考,是本書最大的價值。

  直接得到過麒派創始人周信芳大師親授的上海京劇院著名老生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在講述學戲過程中與大師之間的交流和內心活動時,所述的小故事最打動人心,生動、有趣、鮮活的形象能夠馬上呈現在我腦海中。陳國卿老師在講自己學習甩發功時,雷喜福老師當年怎麼訓練他,動作、手勢、眼神,種種細節,既生動有趣,又給人很多啟發,令我們感受到了大師德高為范的光輝品格。

  談到京劇的傳承,童祥苓講排演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是如何傳承借鑒老戲時,他説:“我們排現代劇不是憑空捏造,先輩為我們創造了很多樣板。‘打虎’‘脫大衣’的動作哪裏來的?是從周信芳大師的《義責王魁》裏擇出來的,‘奴才的衣服我脫下身’與‘打虎’的動作一對比就知道。”書中這種鮮活的例子不勝枚舉。

  有的名家將多年學戲的感悟歸納出來,對當代戲曲學習及表演具有很強的借鑒、指導意義。奚派老生名家張建國在講學習奚派的感悟時説:“學習流派是‘入帖、出帖’的一個過程,我跟大家強調的就是起初階段一定要學得像,學到神似,但是後期階段要根據自身的生理條件、生理變化,在保持原有所學奚派藝術精神的同時,旁借其他流派的表演特點、演唱特點、藝術風格,把它們融合進來,主旨就是塑造一個好聽、好看、可信、受人喜歡的藝術形象。”

  在講京劇吐字發音時,陳國卿老師就歸納得非常好:京劇字的發音可以理解為“陰平不動”,遇到陰平第一聲的時候不能動,不能有別的聲去把它給念倒了;“陽平可調”,因為原來余派的人都覺得余派是陽平高唱,但是仔細一聽余派的唱片和宗余這些人的唱腔和念白,發現陽平不都是高唱,也有低唱低念的時候,是可以根據旋律的需要、旋律的安排來調整的。因為程硯秋的程派是陽平低唱,程先生的唱腔凡遇到陽平字,必是低唱。比如《鎖麟囊》裏的“春秋亭外……”,“春秋”兩個字都是陰平,不能動,亭字是陽平字,程先生怎麼唱呢?“亭外……”,亭字用去聲唱,低唱了,所以我覺得陽平比較靈活;第三是“逢上必滑”,遇到上聲字滑著唱更好。當然滑也分若幹種,比方説長滑、短滑、急滑、慢滑,也要根據劇情、人物有所區別。因為“逢上必滑”對思想感情的表達以及對情緒的展現有一定幫助。比如《文昭關》裏的“恨平王無道亂楚宮,父納子妻理難容,我的父諫奏反把命送,滿門家眷血染紅”的“染”就是上聲字,第三聲,這時候滑著唱非常好,“滿門家眷血染紅”中“染”字有氣勢,也好聽。如果你不滑著唱,説我嗓子棒,“血染紅”聽著也挺有勁兒的,但是就覺得氣勢不夠;第四是“去聲低唱”,去聲,即第四聲,要低著念、低著唱。先生的這些講述,令我入迷,更意猶未盡。

  張幼麟在講到其父武生大家張世麟時常説一句話:“無戲不服人,無技不驚人,無情不感人,無術不抓人。”“武生沒有好節奏,或者節奏感不強,都不是好武生。節奏是武生的命脈。”葉少蘭在講到葉派小生藝術的特點時用16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文而不媚,武而不粗,窮而不厭,儒而不俗”。這些高度概括的藝術表演心得和藝術特點總結,無疑是助推大眾更好地理解京劇武生、小生藝術的真諦。

  全書將藝術家從藝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最珍貴的經驗與總結,通過劉連倫老師的梳理,猶如將散落的珍珠串成最美的項鍊,成為普及京劇生行藝術的珍寶。劉連倫先生是京劇編、導、演出身,作為京劇發展的見證者和傳播者,70年來,他既見證過京劇的蓬勃盛況,也經歷過京劇的式微困境,由他編撰的這本書,非常客觀準確地將京劇生行藝術的精髓精準地展現出來,確實非常難得。

  通過閱讀本書,我能夠很清楚地感受到每一位京劇藝術大師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不斷經受磨難,努力追求創新,這是除了個人天賦以外,成就他們達到藝術高峰的最根本原因。玉汝于成,功不唐捐。25位京劇生行藝術傳承人講述學藝、演戲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成功是奮鬥出來的”這個深刻道理。閱讀本書,讀者收獲的不僅是係統的京劇知識,藝術大師們德藝雙馨、追求卓越的光輝品格和精進精神,也同樣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啟迪和激勵。

  《京劇生行名家談戲實錄》作者劉連倫先生,是一個舞臺經驗和觀戲識見非常廣博的真行家。可貴的是,在這部著作中處處體現了他對京劇的敬畏,對名家的敬重,以及選擇推介各位大家寶貴經驗的精準眼光。

  《京劇生行名家談戲實錄》談的是戲曲的傳承、創新,弘揚的其實是工匠精神,這正是該書的魂。(崔偉)

【糾錯】 【責任編輯:劉勉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0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