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北汽集團發布澄清聲明。聲明中&&,“近年來,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在其産品、宣傳、子公司名稱上使用北汽集團的‘北京’‘北京汽車’‘北汽’等商標、字號,多次提到井岡山、212等北京汽車工業歷史。北汽集團在此澄清,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基地主要位於山東青島的民營企業,與北汽集團無股權關係、産權關係”,“請廣大社會公眾、媒體朋友和消費者謹慎鑒別其産品品質及質量,北汽集團不對相關産品售後及服務承擔任何責任。”
據了解,北汽集團發布此聲明源於日前一家名為“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的企業舉辦了一場“212品牌發布會”,讓市場和廣大消費者誤以為其與北汽集團有關聯。無論是歷史上的“北京汽車製造廠”,還是“北京”牌BJ212等産品,都是北京汽車工業的歷史沿革,見證了北汽集團60餘年發展的光輝歷程,而北京汽車製造廠有限公司與公眾熟知的北汽集團並無關係。
據介紹,作為首都汽車工業的代表,北汽集團是已成立66年的北京市屬國有企業。1958年,北京汽車工業歷史上第一輛汽車——“井岡山”牌轎車試製成功,以此為起點,北汽拉開了北京汽車工業蓬勃發展的大幕,並創下了多個行業里程碑,其中就包括研製生産了中國越野第一車——“北京”牌BJ212。
在發展歷程中,北汽成立了中國汽車工業第一家整車製造合資企業——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中國加入WTO以後第一家整車製造合資企業——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中德全面深化戰略合資合作的典範——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發展至今,北汽集團的産業鏈涵蓋整車及零部件研發製造、汽車服務貿易、綜合出行服務、金融與投資等業務,年營業收入超4500億元,連續11年入選世界500強。
以“北京”命名 屬北京汽車工業沿革
“北京”牌BJ212正是北汽自主設計研發的第一款車型,是北京汽車工業的歷史沿革。
上世紀60年代,國家迫切需要由國內自行生産的輕型越野車支援國防建設。北汽人扛起重任,根據我國道路狀況和國防建設需要,從車身外形到內部結構都進行了重新設計,並按照汽車産品的研發程序,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試驗,歷經5年潛心研製,先後試製出BJ210、BJ210C、BJ211、BJ212。
1963年,北汽研製的BJ210輕型越野車被正式定名為“北京”牌。1966年,BJ212型樣車安排生産,國産“北京”牌越野車終於誕生了。“北京”牌BJ212一經推出,就紅遍大江南北,佔當時全國輕型越野車市場份額80%以上,在滿足國防建設需要的前提下,還部分解決了全國民用交通運輸的急需。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北汽對“北京”牌BJ212進行了100多項技術升級。“北京”牌BJ212及其後續車型是重大慶典活動上的常客,作為閱兵指揮車、禮炮牽引車和各種裝備&&,多次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50多年來,有超過120萬輛的“北京”牌BJ212系列車型駛出北汽工廠,為我國的國防建設、交通發展、居民出行立下了汗馬功勞。
傳承世家基因 “北京”領跑越野市場
傳承純正越野基因,進入新時期,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汽車推出了BJ40、BJ80等一系列重磅越野産品,以匠心科技和可靠品質,扛起“越野世家”大旗,持續領跑越野細分市場。
北汽將專業賽道搬到日常,把多項越野技術“軍轉民用”。在“北京”牌BJ212經典防滾架設計基礎上,全新BJ40獨創籠式車身和內嵌式防滾架,在保證同等安全強度的同時,大大提升了車內空間利用率。BJ80軍車採用的全時四驅技術,已在全新BJ40刀鋒英雄版上實現量産。BJ60原地轉向技術展現了智能底盤方面的核心技術。作為一家整車企業,北汽自主掌握了中央充放氣技術,該技術將於明年搭載民品車量産。
為了越野産品覆蓋場景更廣泛、性能更優秀、更符合市場新需要,北汽於今年發布了電動越野解決方案——魔核電驅超級驅動方案。5月剛剛上市的“深混輕野電四驅SUV”BJ30,打破傳統越野車的市場定位限制,完美契合日常通勤和戶外周末的雙重需求,混動車賣油車價、四驅車賣兩驅價,讓用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購車實惠。
面向未來,北汽集團將持續傳承“越野世家”文化,用匠心深耕越野技術,以“更智慧、更節能、更安全”的科技創新成果,為廣大消費者帶去更多高品質的越野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