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星車場以《臨淵破局,新合資時代的原力探索》為主題,舉辦行業論壇,探尋合資車企轉型“新原力”。
破局新能源
進入2023年以來,合資車企的新能源轉型探索取得纍纍碩果。
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 徐長明
大眾集團不僅在中國設立控股新能源運營公司大眾安徽,合資公司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也致力於將ID.系列打造為國內最暢銷的合資電動車品牌之一。此外,大眾與小鵬汽車的戰略合作也拉開大幕。
東風本田首款純電&&産品靈悉L已是箭在弦上。同樣在全力為新能源而戰的東風日産早已重塑啟辰品牌“轉型尖刀”屬性,三大技術路線同時發力,“All in”新能源,這讓合資自主品牌在合資車企轉型關鍵期有了全新使命。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 潘建新
長安馬自達首款純電&&旗艦車型將在2024北京車展亮相,它是馬自達品牌扎根中國市場、開啟品牌發展3.0時代的開端,也是2024年合資品牌電動化轉型的里程碑式産品。鄧智濤&&:“合資品牌需要借助中國成熟的汽車産業鏈為用戶提供更多新能源産品,為用戶打造更多高度智能化産品,而合資品牌的綜合優勢在轉型過程中也將越來越明顯。”
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鄧智濤
合資車企不間斷地積極嘗試各種路徑的蛻變破局。無論是尋求再合資,還是重拾合資自主品牌,抑或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技術反向輸出合資車企,都是基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合作再深入,這已經成為合資車企新能源轉型的必選項。
共赴大時代
過去三十多年,細數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離不開闔資企業的推動促進作用。如今,隨着中國汽車品牌的不斷成長,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也開始扮演全新角色,不少合資公司開始成為全球汽車品牌的新能源轉型試驗田,成為海外汽車品牌的中國製造全球出口基地。
新的角色仍在産生中,合資品牌也正處於新能源轉型的關鍵節點,屬於新合資品牌的大時代正踏步而來。
東風日産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高政浩
一方面,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市場洗牌,合資品牌的地位面臨着嚴峻挑戰;另一方面,隨着汽車産業政策的調整,外資車企在華合資的企業數量和股份比例均已放開限制,為新合資時代釋放了新成長活力;最為關鍵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全面市場化和全球化,也給合資車企的新能源轉型留下充分想象空間。
新競爭、新能源、新進化,合資品牌在新階段如何尋找到自身的新位置,合資車企又該如何尋路新合資時代?
北京現代副總經理 戚曉暉
在徐長明看來,合資車企要在新合資時代再展宏圖必須要做到四點:一是短期內必須敢於犧牲利潤來保份額;二是必須按中國消費者需求定義在中國銷售的汽車;三是強化在中國本土的研發,充分利用中國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資源;四是堅持油電雙線戰略。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新業務部部長 王金偉
潘建新&&:“新能源汽車轉型並非一種動力結構消滅另一種動力結構,東風本田作為合資車企,一是堅持燃油和混動兩個市場不放棄,二是加速純電新能源的品牌和産品布局。從下半年開始,東風本田將投放三款純電車型,逐步打開雙路線結構,並實現燃油車與新能源的智能化同步升級,全面滿足差異化用戶需求。”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品牌營銷事業執行總監 傅強
掌舵東風日産銷售的高政浩也有着極高的風險意識與轉型底氣:“對於新能源轉型,合資車企之前比較關注有利潤的銷量,在車市內卷環境下,合資車企應釋放一部分市場空間和進行轉型升級。”
星車場聯合創始人、CEO 袁濤
“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合資車企不可能缺席,中國高水平的供應鏈體系,也將助推合資車企加速新能源轉型。一汽豐田的獨特經營理念、強大産品線陣容、過硬品質安全與精益生産方式,都將成為豐田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核心優勢。”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新業務部部長王金偉也堅信,合資車企在新能源轉型浪潮中大有可為。
2024年,蓄力多時的合資車企正順勢而行、提速進化,在積極探索與不斷嘗試中再迎合資車企的電動化、智能化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