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4/ 01 16:07: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歸與環保結緣,為環境添綠

字體:

  李震(中間白衣者)與“綠馨小屋”的社區志願者在一起。本報記者 孫亞慧攝

  位于勁松街道的“綠馨小屋”。本報記者 孫亞慧攝

  羅舟路(站立者)正在與同事討論基于大數據搭建的環衛運營係統。

  酷陸科技研發的雲平臺係統,能夠遠端對垃圾投放點的情況進行監測。

  陳立雯團隊在江西上饒東陽鄉龍溪村的垃圾分類收運現場。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有序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從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如今很多城市都推行了垃圾分類,且成效顯著,推進速度不斷加快。與此同時,農村地區的垃圾分類治理工作也在進行,作為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垃圾分類工作背後都有不少海歸身影,從推廣垃圾分類理念到研發物聯網垃圾分類智能設備,他們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成為一股助力垃圾分類的重要力量。近日,本報記者就專訪了這樣3位海歸,聆聽他們講述自己“與垃圾結緣的故事”。

  推動城鄉垃圾分類、減量,推動環衛工作提質增效,許多海歸從業者仍在腳踏實地地探索著,在實踐中不斷前行。

  李震:

  家門口的“綠馨小屋”

  “一站式垃圾分類”的先行探索

  走進北京市朝陽區勁松五區沒多久,“綠馨小屋”便映入眼簾。對于這裏的許多居民而言,“綠馨小屋”這個一站式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房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不僅實現了精細化垃圾分類回收,社區居民還可以憑借垃圾分類積分卡建立積分檔案,憑借積分進行衛生紙、洗手液等生活日用品的兌換,還能夠享受到家政保潔、理髮等社區服務。

  一個“綠馨小屋”,凝聚著留美海歸李震創業十余年的努力。2004年,李震接觸到了政府助殘就業項目,他負責帶領一支年輕團隊,同殘疾人一起回收廢品。那時,垃圾堆得像小山一般,殘疾人需要頂著臟臭從垃圾中撿拾可回收廢品的一幕讓李震心裏著實不是滋味。

  “如何能讓垃圾在轉運前就已經完成精細化分類?”這成了李震的創業起點。在看到垃圾分類背後更廣闊的環保領域空間後,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可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上,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探索。

  李震的第一個項目是從北京寫字樓垃圾間開始做垃圾分揀,後來,從寫字樓走到居民樓,李震團隊將一個個垃圾分類的小房子搬進了社區,這種形式也成了之後“綠馨小屋”的雛形。

  創辦中環創新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後,2012年,李震團隊入駐勁松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在勁松街道辦事處及朝陽區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的支援配合下,開始研發並試點“一站式垃圾分類”工作模式,在勁松街道的社區內全面推廣。

  在最初的“綠馨小屋”,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房子放著不少可供迴圈借閱的書籍和宣傳冊,旁邊還有由太陽能發電裝置供電的電視機,不間斷地播放講解垃圾分類常識的宣傳片。這個小房子同時承擔了好幾項任務,既是垃圾分類的宣傳陣地,也是廢舊物品的綠色回收站,還是廚余垃圾的收集基地。李震與團隊成員們戴著綠色袖標,在這裏跟一袋袋垃圾實實在在地進行著一次又一次“親密接觸”。

  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

  從創業之初,李震團隊的工作核心便是社區,在城市環境體係中,為服務社區而推出基于前端、面向居民的小型或微型設備。“‘綠馨小屋’也是為了方便居民投放垃圾、了解垃圾分類而衍生出的工具。如今我們所做的仍然是服務基層,為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提供優化方案。”李震説。

  如今,李震團隊創建示范小區、開展垃圾運輸業務,成為促進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的試點,團隊項目覆蓋北京勁松、展覽路、西長安街、望京、建國門、紫竹院、八裏莊等十余個街鄉,服務人口近120萬。

  在離勁松街道不遠的華騰大廈,李震在辦公室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了公司最近拍攝的一部垃圾分類係列宣傳片,與以往此類宣傳片風格略有不同的是,畫面中的主講人“光頭叔叔”詼諧有趣的講解方式,的確讓記者眼前一亮。原來,這是李震團隊專門為“垃圾分類入校園”而創作的視頻,考慮到孩子的喜好和興趣點,因此選擇了更具趣味性的呈現方式。甚至,“光頭叔叔”還因此擁有了不少學生粉絲。

  “想要持久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觀念教育非常重要。通過各方努力,‘垃圾分類進課堂’,孩子們就會從小培養起垃圾需要分類處理的意識。自己居住的城市需要自己來守護。”李震説。

  羅舟路:

  為環衛設備插上“智慧雙翼”

  垃圾車上的物聯網

  2007年本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後,羅舟路前往美國芝加哥留學,畢業後先後在摩托羅拉、高通等公司工作。

  2016年底羅舟路回到國內,當時的物聯網領域發展勢頭強勁。羅舟路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在環衛機械設備領域深耕多年,這令羅舟路對環衛領域保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了解到如今該行業的智能化轉型需求後,羅舟路有心將智能化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環衛行業,以助力其轉型升級,提升作業效率。2017年,酷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長沙高新區正式成立。

  早年參與外國公司開發中國市場所積累的豐富經驗,讓羅舟路很快便熟悉了開發産品、商務談判等一係列工作,他組織了一支精通物聯網和機械行業技術的年輕團隊,挖掘智慧環衛的商業價值。

  軟硬體結合是酷陸科技的發展方向。一方面,通過開發酷陸雲盒等硬體産品,可以對現有環衛運營車輛進行智能升級,為環衛車輛進行路徑規劃,與此同時,環衛垃圾桶能夠智能自測是否已裝滿,以幫助環衛工人完成垃圾回收工作。另一方面,羅舟路團隊同時開發出了配套軟件平臺——酷陸環境雲平臺,對設備進行智能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輔助環衛運營商作決策。

  2018年,羅舟路帶領自己的創業團隊在第五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大賽中取得了驕人成績。他們以湖南賽區第一名的身份參加全國角逐,在超過6000個參與團隊中一舉贏得全國初創組金獎。酷陸科技的一戰成名,讓更多人知道了這支具有留學背景、擁有過硬實力的年輕創業團隊。

  環衛運營降本增效

  父親致力于開發機械自動化設備提高環衛運營效率,兒子則在幾十年後融入新技術手段開辟出新的發展方向。在這條“子承父業”的創業道路上,羅舟路勇于接受更大的挑戰。

  他至今記得公司第一個項目産品進行測試時,設備在交付給客戶後出現故障,羅舟路帶著團隊反覆到府調試,搜尋問題,修改程式,花了3個多月才最終交付産品。

  創業幾年來,羅舟路與團隊已開發出包括機械化保潔、人工保潔、生活垃圾減量等在內的若幹管理係統,以數據為抓手使環衛運營降本增效。與此同時,酷陸團隊也開發出了基于物聯網的水處理設備。“通過無人值守的精細控制,一個人可以同時管理幾十臺甚至上百臺水處理設備,極大地提高了運營效率。”羅舟路説。

  如今,酷陸科技的物聯網環衛係統已在北京、上海、廣東、四川、重慶、湖南等省市成功落地運營,而伴隨著許多地區垃圾分類推進速度的加快,智能化管理係統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2020年年底,包括酷陸科技在內的18家優質科創企業(項目)簽約入駐長沙湘江科創基地,這個集創新孵化、産城融合、産教融合等功能于一體的岳麓山大學科技城最大的科創基地,讓羅舟路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想像空間。“依托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資源,會讓我們團隊在引進人才的時候擁有更多優質選擇,畢竟技術團隊最終比拼的還是研發功底。”羅舟路説。

  陳立雯:

  垃圾分類的農村實踐

  留洋博士的鄉土情結

  城市之外,海歸陳立雯選擇了另一條垃圾分類之路。她先後留學于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和美國南加州大學。回國後,在廣袤的中國村莊,陳立雯帶領自己創辦的公益組織零廢棄村落正在進行著一次次垃圾分類探索。

  她説,自己有一份鄉土情結,相較于城市推動垃圾分類的速度和品質,中國農村垃圾治理開展時間較短、不同地區間差距較大的情況亟待改變,這個留洋博士決定扎根鄉村,做好垃圾分類這件事。

  2017年,陳立雯來到河北保定淶水縣南峪村,親身實踐垃圾分類。她每天挨家挨戶、定時到府分類回收垃圾,一家一戶宣講,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分類、處理和投放不同垃圾,3個月的時間裏,實現了全村80%垃圾減量和資源化,初戰告捷。

  積累了一些垃圾分類的落地經驗後,陳立雯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2017年年底,她來到了位于浙江金華永康的馬宅村,體驗了一種不同于南峪村的定時定點收垃圾方式——幹濕分類的兩個桶固定放在門口,收運人員收垃圾時不用喇叭喊話,直接到門口收垃圾。陳立雯同村幹部協商,借助村婦聯的力量來動員村民參與垃圾分類,這使得馬宅村垃圾分類的持續管理比南峪村效果更佳。

  然而,陳立雯也坦言,無論在哪,想要讓垃圾分類一直持續下去都絕非易事,她和團隊也在不斷探索和積累不同類型鄉村的垃圾可持續治理經驗。“相同的是,都延續了垃圾分類治理的基本原則,實現了幹濕分類的硬體配置以及開始階段推動村民實現垃圾分類行為改變而進行的面對面指導和動員。但在後期也會出現一些相似的問題——當我們團隊撤出之後,如果村一級對垃圾分類沒有深度認同,後期管理跟不上,就會影響村級垃圾分類運作的持續性。”陳立雯説。

  可持續垃圾分類任重道遠

  2019年以來,全國垃圾分類需求激增,陳立雯團隊也開始了以鄉鎮為單位的垃圾分類實踐探索。在過去3年時間裏,她與團隊先後在50多個村莊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在每一個項目開展過程中,團隊都會駐村同當地幹部一起挨家挨戶進行垃圾分類教育,在他們進行過垃圾分類實踐的項目地,都實現了50%以上的垃圾減量。

  相較于城市,農村垃圾成分復雜、量多分散、收運困難,一些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不強,在陳立雯看來,當村民認識到垃圾分類的益處後,願意參與進來的並不在少數,關鍵是要讓大家知道“該怎麼做”。

  “從我們去過的一些村莊的情況來看,村民對于垃圾分類的認知有一個從無到有、從模糊到具體的過程。比如剛接觸到垃圾分類的概念,不少村民是大力支援的,這時候硬體一定要跟上,接著再具體告訴大家究竟應該如何分類投放。這其中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垃圾分類投放體係,但客觀情況是有些村子甚至連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還沒有配置齊全。”陳立雯坦言。

  今年春節假期後不久,陳立雯就回到了位于江西上饒的東陽鄉,從2019年零廢棄村落協助東陽鄉全鄉落地實施垃圾分類後,這裏同樣實現了垃圾總量一半的減量,採用就地堆肥的方式實現易腐垃圾就地迴圈利用。2020年,陳立雯在推動垃圾分類的基礎上,探索從源頭減量——她由此開始了一場減塑實踐。陳立雯一直在思考,想要持久地推行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推廣一種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究竟該怎麼做?

  談及自己4年來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經驗,陳立雯總結出了3條:“一是持續在地開展鄉村垃圾分類實踐,協助更多鄉鎮構建鄉村垃圾分類治理體係;二是建立零廢棄村落教育中心,賦能更多地區,推廣鄉村垃圾分類治理經驗;三是開展源頭垃圾減量,逐漸建立零廢棄鄉村社區。”(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郭亞麗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15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9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