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兩輪製造”,中國自行車産業駛入數字化“新賽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12 17:15:53
來源:新華網

AI賦能“兩輪製造”,中國自行車産業駛入數字化“新賽道”

字體:

  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記者丁峰)2025中國自行車國際展覽會5月初在上海舉辦。作為亞洲最大、世界前三的國際自行車展,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對中國自行車全行業帶來巨大影響。從上下游供應鏈到智能化生産,到AI創新應用,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和軟體服務企業都在積極向數智化轉型靠攏。

 

5月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2025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上,一名男子在體驗自行車競速游戲。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智能生産與數據驅動,自行車製造的新趨勢

  在自行車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廣東千里達,作為國內知名的自行車製造商,一直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産品質量和生産效率。在本次展會上,千里達總經理張小平向記者介紹了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實踐和成果。

  “我們開發了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實現了從客戶到代理商的全流程信息化管控。通過與客戶的緊密溝通,企業能夠收集客戶對未來3-6個月的市場預估數據,這些數據成為企業進行供應鏈市場預估的重要依據,幫助企業更精準地安排生産計劃,避免庫存積壓或缺貨現象的發生。”張小平介紹。

  在生産環節,千里達引入了機器人焊接技術,這一創新舉措極大地提高了車架生産的質量和效率。“與傳統的人工焊接相比,機器人焊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張小平介紹,機器人能夠嚴格按照預設的焊接參數進行操作,避免了人工焊接中因焊工技術水平差異和人為因素導致的焊接質量問題,從而顯著提高了産品質量,降低了産品不良率。同時,機器人的高效作業也大大提升了生産效率,使得企業能夠滿足特定價格區間産品在市場旺季的需求。

  在産品設計與研發領域,千里達緊跟科技發展潮流,充分借助AI技術提升産品的設計水平和性能。公司運用AI設計軟體,對用戶的騎行場景進行深入分析,同時結合用戶的身高、體重等個性化因素,對車架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設計。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實現了車架的輕量化設計,在減輕車架重量的同時,還提升了車架的剛性和強度,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騎行體驗。

  此外,千里達還積極布局電助力自行車市場,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研發設計數據收集。張小平&&:“展望未來市場,電助力自行車被認為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發展方向。我們正在開發中置電機和後置電機的電助力自行車産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在産品研發過程中,千里達通過智能軟體收集豐富的騎行數據,包括騎行時速、騎行距離、人車匹配度以及能量消耗等。這些數據為産品設計提供了寶貴的依據,幫助企業在續航里程設置、爬坡助力以及城市騎行助力比等方面進行精準優化,從而開發出更符合消費者實際需求的産品。千里達還運用AI技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優化電助力自行車的性能和用戶體驗。

  智能化賦能,品牌與産品的升級新路徑

  在自行車産業,智能化賦能已成為品牌與産品升級的重要方向。銀貝斯作為國內知名的碳纖維車架企業,不僅在産品研發和生産環節積極引入智能化技術,還通過贊助環法自行車賽等國際頂級賽事,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銀貝斯CEO蔡正昌&&,數字經濟在自行車行業的應用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人工智能對自行車品牌的塑造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以直播間銷售場景為例,傳統的銷售模式難以精準捕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但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可實現對用戶需求的精準匹配,為用戶提供更符合其個性化需求的産品推薦和服務,從而提升用戶的購買體驗和品牌忠誠度。

  在産品研發過程中,銀貝斯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蔡正昌強調,人工智能賦能科技的關鍵在於數據。通過收集和分析龐大的用戶數據,企業能夠深入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偏好和潛在需求,然後以此為依據反向驅動産品研發。同時,銀貝斯更加注重將技術創新與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致力於實現産品的千人千面定制化生産,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在生産環節,銀貝斯引入了MAX系統,實現了生産過程的智能化管理。蔡正昌介紹,以輪組生産為例,MAX系統在輪組出廠前會進行全面的數據採集,涵蓋偏擺、跳動和張力等關鍵信息。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系統能夠及時發現産品在生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實現對産品質量的有效追蹤和精準控制。此外,銀貝斯還通過中&系統整合企業內部各個業務模塊的信息,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運營管理效率。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銀貝斯依靠強大的産品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立足。蔡正昌&&,銀貝斯在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30%-40%的高速增長成績,這得益於其對産品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和品牌建設的有效策略。同時,銀貝斯也積極應對市場挑戰,通過提升産品品質和品牌形象,增強在美國市場等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數字設備創新突破,引領科學騎行新風尚

  在騎行數字設備領域,行者作為國內騎行大數據公司的領軍企業,通過不斷的産品創新與功能升級,為騎行愛好者帶來了更加科學、便捷的訓練體驗。

  受益近兩年騎行人群的大幅躍升,國內品牌也同步崛起,騎行數字設備迎來了國産替代的浪潮。行者CEO蔣旻宸在採訪中&&,“過去,高端騎行設備如騎行&和心率帶價格昂貴,主要面向專業運動員和俱樂部。然而,國産品牌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成功地將這些高端産品的價格打下來,使得更多騎行愛好者能夠享受到科學訓練帶來的便利。”

  蔣旻宸介紹,國産品牌如THINKRIDER等推出了千元級智能騎行&,功能上與萬元級的高端産品相近,但價格更為親民。這些國産騎行&不僅具備智能阻力調節、虛擬賽道訓練等功能,還通過優化設計和生産工藝,降低了生産成本,從而實現了價格的下降。

  心率帶等騎行訓練設備也受到了國産替代的影響。國産心率帶在價格上具有明顯優勢,同時提供了與進口産品相媲美的性能。這些國産心率帶採用了先進的心率監測技術,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騎行愛好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經濟的心率監測解決方案。

  隨着專業設備價格的下降,更多騎行愛好者能夠接觸到這些科學訓練工具,從而提高了訓練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行者等品牌通過産品創新,如支持功率計和多種騎行數據的小G系列碼表,使得入門新手也能以較低的成本實現科學訓練。

  第三代小G系列碼表不僅具備基本的騎行數據記錄功能,還支持功率計等高端功能。通過連接功率計,騎行愛好者可以實時監測自己的輸出功率,從而更加精準地控制訓練強度,提高訓練效果。此外,小G系列碼表與行者APP結合,還支持多種騎行數據的顯示和分析,如速度、距離、心率、訓練強度等,可以為騎行愛好者提供全面的訓練反饋和訓練建議。

  除了碼表外,行者還推出了心率帶等騎行訓練設備,進一步豐富了科學訓練的工具庫。蔣旻宸&&,“騎行愛好者可以通過行者APP查看自己的訓練數據,制定更加科學的訓練計劃,從而提高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

  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文玉告訴記者,“2024年自行車全行業總産量達9953.7萬輛,同比增長0.4%;今年一季度,自行車出口1266.3萬輛,同比增長15.5%;出口金額7.41億美元,同比增長6.5%。同時,零部件出口總額達到8.47億美元,同比增幅達13.7%。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自行車整車出口實現量價齊升,而零部件出口增速自2月份由負轉正後,3月份進一步擴大至兩位數增長,顯示出全球自行車市場需求正在加速回暖。”

【糾錯】 【責任編輯: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