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證券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的執業質量評價結果,從投行、經紀、做市、研究等業務維度,全面客觀地反映券商在北交所、新三板市場的業務開展情況。整體來看,一季度,眾多頭部券商憑藉出色的業務表現,排名重新佔據領先地位;同時,不少中小券商也精準定位,錨定細分業務賽道,積極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多項細分業務的排行中位居前列。
頭部券商得分居前
執業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專業質量得分和合規質量扣分,再加上基礎分100分,最終以合計分值進行排名。
最新評價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103家券商參與評價。其中,102家券商得分在100分以上(含100分),2024年度的榜首中信建投今年一季度保持着亮眼表現,以152.22分位居榜首;其次為華泰證券,得分為138.42分;開源證券以128.03分位居第三。中信證券、東吳證券的得分分別為127.91分、124.32分。申萬宏源、國金證券、中國銀河的得分也均在120分以上。
與2024年度榜單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執業質量排行出現了鮮明的變化,尤其是頭部券商加大各項業務投入力度,推動排名大幅提升。前十名席位中,有七個席位發生“更新”,多家券商排名實現顯著躍升,例如,華泰證券從2024年度榜單的第24名躍升至一季度的第2名,中信證券從2024年度榜單的第27名躍升至第4名,國信證券從2024年度榜單的第37名上升至第9名。
從專業質量評價得分維度來看,頭部券商憑藉深厚的業務積累和專業優勢,在排名中佔據前列,部分中小券商也憑藉細分賽道的競爭優勢躋身前五名。具體來看,專業質量評價得分位於前三名的券商分別為中信建投、華泰證券、開源證券,得分分別為52.22分、38.42分、30.31分。中信證券、東吳證券也排名居前,得分分別為27.91分、24.32分。
從細分業務排行情況來看,各家券商在不同業務賽道上呈現出差異化優勢。北交所保薦業務、北交所發行並購業務方面,中信建投分別獲得16分、10.05分,均位列第一;獲得北交所做市業務、全國股轉系統推薦掛牌業務得分第一名的為中信證券;獲得全國股轉系統發行並購業務第一名的為中國銀河;獲得研究業務和全國股轉系統持續督導業務第一名的均為開源證券;獲得全國股轉系統做市業務第一名的為東北證券;經紀業務得分居首的為東方財富。
中小券商謀求“突破”
近年來,隨着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北交所市場迅速崛起。Wind資訊數據顯示,2024年,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23家,IPO募集資金總額合計為46.84億元,展現出較為強勁的發展活力。在此背景下,北交所業務及新三板掛牌業務日益成為券商尤其是中小券商重點發力的業務領域。
當前,多家中小券商正緊抓北交所機遇,積極布局並大力發展投行業務。例如,首創證券着力打造科技型投行,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以北交所業務為發力點,聚焦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客戶,推進“投資+投研+投行”協同策略,強化投行專業能力建設。國元證券成立新三板業務專班,搶抓新三板、北交所業務機遇。東興證券將服務新質生産力作為投行業務發展方向,持續加強北交所業務儲備,提前篩選符合板塊定位的成長性企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多家券商正積極申請北交所做市業務資格。2月8日,證監會核準上海證券上市證券做市交易(限於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資格。1月17日,渤海證券申請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獲得證監會反饋意見。紅塔證券&&,將把握北交所做市業務機遇,公司董事會已審議通過公司申請北交所做市業務資格的議案,相關資格申請工作正在推進中。
“北交所市場的快速發展,為中小券商深耕細分賽道、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提供了契機。”盤古智庫(北京)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不少中小券商錨定特定賽道尋求突破,通過專注細分業務、針對性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等舉措,在細分市場中建立起專業口碑和品牌知名度,避免與大型券商在主流業務方面直接競爭,有利於其進一步開拓增長空間、實現穩健發展。
展望未來,東吳證券&&,將充分發揮北交所長板業務優勢,挖掘更多具有硬科技特色的中小企業,不斷完善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體系,陪伴式服務企業成長。東北證券&&,公司將堅持立足“中小創新企業投行”定位,積極打造北交所業務特色,加快推進項目申報和立項工作,持續提升業務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於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