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趙海軍)3月21日,由新華網主辦的“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合作夥伴共創會暨AI創新與社會治理思客會”在京啟幕。新華網作為互聯網新聞傳播的國家隊、主力軍,積極擁抱AI新浪潮,搶抓戰略新機遇,攜手政産學研用各界精英,共同探討AI技術前沿新趨勢,構建開放、協同、共贏的AI生態體系。會上發布新華網人工智能産業創新賦能底座2025首批生態共創産品,通過探索産業落地與生態共建新路徑,開創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在致辭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大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實施“人工智能+製造”行動,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推進重點場景應用。
為緊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窗口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領域高質量創新發展,魏亮給出四點建議:
夯實人工智能技術底座: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投入,推動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礎性原創技術突破。提升智能芯片算力水平,打造智能感知、高速彈性、安全綠色、先進普惠的算力互聯網。
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深化人工智能與製造業全流程融合應用、雙向賦能,加快工業人工智能應用模式創新探索,推動人工智能與工業技術融合創新,布局智能疊加的智能製造終端産品、裝備、系統,加強重點領域行業數據資源構建,推進我國人工智能進一步突破。
完善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環境:推動政府有序引導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構建創新聯合體,與開源模型國産化適配,加大行業高質量數據集等要素供給力度,推動人工智能標準制定、倫理治理、人才培養,集聚各方力量構建技術領先、自主可靠、良性發展的産業生態體系。
加大人工智能領域國際合作交流:積極在聯合國、金磚國家、G20、中歐、東盟等國際組織凝聚人工智能發展共識,加強産業合作交流,增進監管治理互信,擴大我國國際朋友圈和生態影響力。加快推進國際先進的人工智能開源社區建設,構建先進的開源服務體系,促進開源國際交流合作。
魏亮介紹説,在國家四部委指導下,中國信通院牽頭成立了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聯盟,承擔工信部人工智能行業標準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建設中國-金磚國家人工智能發展與合作中心,發起人工智能智庫網絡等産業生態組織,全方位支撐國家頂層設計和産業發展。
魏亮&&,應對人工智能短期和長期性的風險挑戰,有三條路徑可循:一是堅持共生合作,促進産學研用開放協同,築牢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底座;二是堅持協同合作,推進標準體系和公共服務&&建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創新進程;三是堅持賦能合作,推進人工智能與各領域深度融合,深耕場景創新,打造標杆應用。
緊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窗口期,需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通過技術創新、産業融合、環境優化與國際合作等多維度策略,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共創智能未來。魏亮的見解與建議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相信在各方協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