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 多家新銀行加速籌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12 08:49: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 多家新銀行加速籌建

字體:

伴隨地方兩會和多地“新春第一會”陸續召開,2025年中小金融機構改革計劃逐漸明朗。據各地披露信息統計,2025年包括江蘇、江西、河南、貴州、新疆和內蒙古等省(自治區)在內,將有至少六家省級農商銀行或農商聯合銀行完成籌建工作。專家&&,中小金融機構改革重組已成為趨勢,通過主發起行進行吸收合併的方式,有利於其優化資源配置,減少重復性競爭,提高金融服務效能。

2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批復,同意籌建河南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據悉,參與組建河南農商銀行的機構除河南農商聯合銀行外,還包括鄭州、新鄉、濮陽、濟源等市的23家農商銀行(農信聯社)和滎陽利豐村鎮銀行,共25家法人機構。

河南農村商業銀行的籌建也是今年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的縮影。繼2024年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再度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的相關任務要求列於2025年重點任務的首位。在此之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農村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工作中,合併重組在化解風險方面作用顯著。”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通過合併重組,這些銀行可以整合各自的資本資源,增強資本整體實力,從而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資産剝離和債務重組等方式有效處理不良資産。同時,合併重組有助於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升服務質量。

農村金融機構改革一直是金融領域防風險“重頭戲”。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全國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近30家縣域銀行機構市場化退出或吸收合併解散,而這一趨勢在2024年延續並且明顯加速。

多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2024年工作成效時提到,2024年加強了中小金融機構化險,抗風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總結2024年監管工作時也&&,“2024年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明顯收斂”。

例如,甘肅&&,當地窮盡手段化解房地産、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其中,監管口徑高風險機構退出10家,融資&&壓降94戶、下降35.9%。福建提到,金融領域突出“治已病”和“防未病”,持續提升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不良貸款率持續處於較低水平,連續5年無高風險金融機構。遼寧提到,錦州銀行風險得到有效處置,全省農信系統整體改革基本完成,其他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穩妥化解。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地方會議及監管部門相關公告釋放的信號,2025年還將有多家新銀行加速籌建。

除河南農村商業銀行日前獲批籌建外,貴州省人民政府在2月5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5年將推動農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組建貴州農商聯合銀行。江西提到,推動江西農商聯合銀行掛牌開業。新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籌建新疆農商銀行,開發適應南疆經濟結構和發展需求的金融産品,讓金融的源頭活水更好滋潤實體經濟發展壯大。

此外,內蒙古農商銀行和江蘇農商聯合銀行也有望於2025年揭牌。2024年12月,上市公司蒙草生態發布公告透露,內蒙古農商銀行預計於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設立登記。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於去年12月對江蘇農商聯合銀行籌建一事做出批復,同意籌建,並指出籌建工作需在6個月內完成。

還有多個省份透露了後續中小金融機構改革計劃和方向。例如,湖北省在2024年全省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提出,力爭年底前完成包括湖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組建在內的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70%以上主體任務。

雖然近年來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佔比明顯下降,但改革化險工作依然任重道遠。根據監管部門釋放的信號,“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不搞“一刀切”,是未來監管部門針對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提到的重要策略。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農村中小銀行監管司司長李明肖撰文指出,在推進改革工作中,需要特別關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金融需求特點、農村中小銀行經營狀況存在的顯著差異,按照“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原則推進改革,不搞“一刀切”“齊步走”。

之所以施行這樣的改革方式,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單純的合併並非萬能鑰匙,“內生的風險防控機制不建立好,合併之後問題還是會出現。”他同時指出,農村中小銀行的數量還會進一步減少,但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的方向是減量提質,減少數量並非核心目標,要避免“1+1<1”。

董希淼建議,一方面,要完善農村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另一方面,要強化內部管理,加強股權管理,優化股東結構,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增資擴股,補充資本。此外,還要建立健全風險承擔機制,全面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