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相冊丨我們的春節·過大年,看大戲!-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2/03 11:36:22
來源:新華社

時光相冊丨我們的春節·過大年,看大戲!

字體:

“過大年,看大戲”

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

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是迎新春的隆重“慶典”

春節戲曲演出

是各地百姓最喜愛的民俗活動之一

演出現場經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1962年,山東郯城馬頭公社文化站業餘劇團的演員,排演地方戲曲淮調《誇公社》,準備在春節期間演出。新華社記者 李漢孝 攝

  1994年春節期間,福建莆田多個專業劇團和民間劇組巡迴在鄉村集鎮演出。新華社記者 張生貴 攝

  1994年春節前夕,廣州越秀區業餘戲曲劇團在表演粵劇。新華社記者 張肄文 攝

  1996年春節前,四川彭州市的村民在觀看川劇藝人表演。新華社記者 劉前剛 攝

  1997年春節期間,寧夏固原縣一社火隊在集市上表演秦腔摺子戲。新華社記者 劉泉龍 攝

  2024年2月4日,演員在銀川市為戲迷表演秦腔劇目《大陞官》。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

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

戲曲形成了數百種劇目

其中

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

並稱為五大戲曲劇種

京劇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其影響力遍佈全國

被譽為“國粹”

  2005年2月20日,幾名京劇愛好者在安徽省合肥市城隍廟表演京劇《七仙女》選段。新華社記者 王雷 攝

  2024年2月23日,市民在山東青島一處活動現場欣賞京劇表演。新華社發(王海濱 攝)

豫劇

通俗易懂,貼近生活

極具河南地方特色

  2005年2月16日,平頂山豫劇團的演員們在河南開封演出。新華社發(李俊生 攝)

  2024年2月12日,市民在河南鄭州高新區廟會觀看豫劇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越劇

越劇長於抒情

以唱為主

聲音優美動聽

表演真切動人

極具江南靈秀之氣。

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之一

  2004年1月26日,在浙江省紹興市,人們在觀看小百花越劇團的演出。 新華社發(袁雲 攝)

  2015年2月8日,游客在觀看浙江杭州塘棲古鎮上的傳統越劇演出。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黃梅戲

唱腔淳樸流暢

以明快抒情見長

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表演質樸細緻

以真實活潑著稱

  2016年春節期間,湖北黃梅縣村民在觀看黃梅戲。新華社記者 周科 攝

  2023年2月4日,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江淮劇場舉行新春黃梅戲專場惠民演出。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評劇

是從百姓生活的土壤之中生長起來的戲曲

具有關懷現實的基因

是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

  這是2000年春節期間天津評劇院青年團演員在天津市西青區演出。 新華社記者 李昌元 攝

  2019年2月11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觀眾觀看石家莊評劇院一團的演出。新華社發(張曉峰 攝)

戲曲文藝演出既是文化傳承的載體

也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通過觀看戲曲演出

親朋好友們可以一起感受戲曲的美好

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2006年春節期間,河南省沁陽市一文體活動中心中的豫劇演員們在登&表演前做準備。新華社記者 楊帆 攝

  2007年春節期間,安徽蕪湖新新廬劇團的演員演出前在後&化裝。新華社發(徐振華 攝)

徐徐拉開的戲幕

仿佛帶着時光的韻味

一點點揭開了新年的面紗

節日氣息撲面而來

都透露着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和喜悅

  2011年春節期間,游客在長沙火宮殿觀看戲劇表演。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2013年春節前,江西南昌新建區文藝團隊演員在昌邑鄉表演節目。 新華社記者 周科 攝

  2013年春節前,在河南衛輝市一個露天廣場上,幾名兒童趴在&前聚精會神地看戲。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2019年春節期間,在安徽省亳州市一劇場,演員在表演梆劇。新華社發(劉勤利 攝)

  2024年2月14日,市民和游客在重慶南濱路鐘樓廣場觀看川劇表演。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25年1月28日,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開展的“過年有戲”秦腔展演活動中,來自甘肅的安萬秦腔藝術劇院演員表演秦腔劇目《金沙灘》。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如今

無需走出家門

人們通過網絡

便能享受豐富多彩的戲劇盛宴

然而

記憶中看大戲的場景

依舊難以釋懷

常常回味無窮

製作:邱少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