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業的並購重組正按下“加速鍵”。
12月以來,已有4起券業並購項目獲得新進展,包括“國聯+民生”“國泰君安+海通”“國信+萬和”“浙商+國都”等,推進速度超出市場預期。
時至年末,多家券商發布非銀行業2025年年度策略,不少券商明確看好明年券業並購整合的主題機會。
券業並購整合提速
當前,多起券業並購整合項目傳出新進展,有點超乎市場預料。
12月17日,上交所披露,國聯證券發行A股股份購買民生證券99.26%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獲審核通過。在經證監會同意註冊等流程後,交易即可正式實施。從9月27日獲上交所受理,到審核通過,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快速過會,成為新“國九條”後證券行業並購重組過會第一單。
12月13日晚間,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同步發布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合併重組交易方案等相關議案經股東大會審議,均獲高票通過。兩家券商將按照監管要求,履行本次合併的相關行政審批程序,為雙方後續加快推進全面整合、建設一流投資銀行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史上規模最大的A+H雙邊市場吸收合併、2008年以來國際投行界第一大並購項目,“國泰君安+海通”合併項目的推進速度遠超市場預期。9月5日,兩家公司發布停牌謀劃重大資産重組公告;10月9日,發布合併重組相關預案及聯合公告;11月21日,發布合併重組報告書及聯合通函;12月13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各項議案,僅用時3個月就完成了全部公司治理程序。
12月6日,國信證券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擬通過發行A股股份方式購買萬和證券96.08%股份。與3個月前的預案相比,此次草案進一步披露發行股份數量、交易金額等交易細節。
12月3日,浙商證券公告稱,收購國都證券34.25%股權事宜取得突破性進展。浙商證券收到國都證券轉發的證監會關於核準國都證券變更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的批復文件,核準該公司成為國都證券的主要股東。
並購重組實現“1+1>2”
在頂層設計方面,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支持頭部機構通過並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正在推進並購整合的券商中,並購雙方優勢互補,未來有望實現“1+1>2”。
浙商證券稱,此次收購國都證券股權是公司戰略執行的關鍵“落子”,將一舉打破地域限制,實現南北優勢資源的深度融合與互補,編織起一張更為廣闊、細密的業務網絡。
國聯證券&&,通過合併民生證券,公司有望快速提升投行與股權投資實力、擴大客戶群體資源,充分挖掘已上市和擬上市客戶資本運作需求。國聯證券借助“科八條”“並購六條”政策東風,大力發展並購重組業務,加固投資銀行業務優勢,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民生證券擁有分佈在全國近30個省份(含自治區及直轄市)的經紀業務分支機構,並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的投行業務。
國信證券則&&,交易完成後,萬和證券將成為控股子公司,公司將對萬和證券的業務、人員、資産、財務、系統等進行整合,並依託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將萬和證券打造成為在跨境資産管理等特定業務領域具備行業領先優勢的區域特色券商。
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均&&,雙方合併後客戶基礎、服務能力及運營管理將實現全面躍升。按照2023年公開披露的數據,合併後公司總資産、凈資産、凈資本、零售客戶數、零售客戶APP月活數、IPO承銷規模及家數、公募分倉收入、託管外包規模等重要業務指標,以及在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網點數量,均位居行業首位。
東海證券非銀首席陶聖禹認為,在現階段創新業務發展較為謹慎、杠桿率整體較低的背景下,內資券商凈資産收益率(ROE)顯著低於國際投行,比如2024年半年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ROE分別為6.07%、6.50%,而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的這一指標則分別為3.11%、0.58%,整體盈利能力偏弱。雖然二者合併後的營收和凈利潤指標與高盛、大摩相比僅為其12%~14%,但合併後凈資産達到了39%~46%的水平。
“若後續資本約束空間進一步松綁,杠桿率有所提升,內資券商與國際一流投行同&競爭時將更有底氣與實力。在央企整合提速、頭部券商合併試點的背景下,示範效應有望逐步顯現,切實推進2~3家國際一流投行成熟落地,值得期待。”陶聖禹説。
分析師看好券業並購主題
隨着新年漸行漸近,各券商近期陸續發布了非銀行業2025年年度策略,不少券商明確看好券業並購加速而帶來的板塊投資機遇。
陶聖禹在展望2025年年度策略時&&,應把握“券業並購加速推進、行業格局重塑、龍頭競爭力顯現”等三大趨勢,預計未來兩類券商或有被並購預期:一是在強監管、防風險框架下,有業務回歸本源或風險處置需求的央企資本下屬券商或民營券商;二是在同一國資體系內推動資源整合、促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資本實力相對較弱的券商。
平安證券金融首席王維逸認為,近期資本市場景氣度改善、交投活躍度維持高位,證券板塊有望迎來估值與業績的戴維斯雙擊。長期來看,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周期開啟,證券行業明確以加速建設一流投行為目標,券商作為服務資本市場和國家戰略的重要中介機構,仍有較大發展增量空間。行業格局優化加速,“國泰君安+海通”等具有示範性的券商間重組案例有序推進,未來出現更多重組交易事件值得期待。
國泰君安非銀首席劉欣琦認為,2025年投資端改革更進一步,零售及機構業務迎來發展機遇,投資者可關注有望通過並購重組提升機構服務能力的券商,以及零售服務更具競爭優勢的“金融科技和頭部”券商。
浙商證券非銀團隊認為,後續仍會有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提振市場信心,券商板塊將迎多重利好,板塊的後續表現也值得看好。業績方面,證券行業利潤逐季改善,明年基本面有望延續;政策方面,9月以來提振資本市場的政策頻出,行業方面也有風控指標優化等政策落地;主題方面,業內的並購整合正在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