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享文化、愛健康、重低碳,中秋假期這樣過
新華社記者記者李曉婷、陳愛平、張格
即將到來的中秋假期,帶動消費市場迎來新一輪小熱潮。記者探訪重慶、上海、湖南等地發現,文化味、健康化、簡約風成為中秋消費的關鍵詞。
享文化,文創禮盒火出圈
迎中秋佳節,帶着濃濃文化味的消費品,頻頻出現在消費者的購物車中。
在湖南長沙各大商場,特色國潮茶飲品牌推出的中秋文創禮盒吸引了來來往往的消費者。打開精美的禮盒,除茶食外,還有包含中秋元素的冰箱貼、行李牌等文創産品。
“今年,我們以‘月&’為主題,通過古今對照的方式,展現古人在月&賞月、當代游子在月&歸家的場景。”茶顏悅色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劉巧芳介紹,茶顏悅色推出“乘月而歸”主題禮盒,目前禮盒在線上和線下部分門店已經售罄。
重慶商超內擺放的故宮食品文創禮盒。新華社記者 李曉婷 攝
在重慶龍湖時代天街新世紀生活超市,市民劉家義購買了一盒故宮食品文創聯名的月餅禮盒,“包裝上古色古香的中國傳統紋飾賞心悅目,連月餅的命名也有巧思”。
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文創月餅已經成為消費者追捧的熱門商品。這類月餅的出現,豐富了月餅的種類,激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愛健康,中秋美食無負擔
作為中秋節的“主角”,種類豐富的月餅讓人目不暇接,月餅口味和配料成分“花樣”繁多。
9月13日,上海市民來到位於南京路步行街的新雅粵菜館購買手工現烤月餅。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自8月中下旬開始,新雅粵菜館南京東路總店現烤月餅迎來銷售高峰,日均現烤月餅銷量達10萬個,中秋節前夕日銷量更是翻番。今年新推出的現烤糟香鮮肉月餅,引入了手工吊糟技藝,對於喜歡糟味的南方消費者來説既新鮮又親切。
在地處湘西南的湖南會同縣堡子鎮,當地傳統手工柴火月餅銷量近日節節攀升,預計今年總産量將超過80萬公斤,年産值有望達到5500萬元。“堅守手工製作和柴火烘焙的傳統技藝,果木柴火烤制出的月餅外脆裏嫩、香而不膩,更加新鮮健康。”堡子鎮黨委書記周吉恩説。
在湖南省會同縣堡子鎮一家月餅廠,工作人員將月餅放進柴火爐裏烘烤。(張鐳 攝)
除了手工現烤月餅,主打健康低脂,以木糖醇、小麥粉等為配料的低糖低脂月餅也賣得火熱。貴州省人民醫院的“省醫月餅”成網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推文創月餅同樣大受歡迎。
“人們對健康飲食更加重視,這要求食品、餐飲企業改進工藝,在月餅製作過程中既保留食材本身味道,又盡可能減油減糖。”新雅粵菜館食品餐飲總監蔡夢蕓説。
重低碳,輕量化包裝成趨勢
記者走訪各地商場、超市發現,今年中秋禮品包裝興起簡約風。“能明顯感受到今年月餅禮盒包裝總體‘瘦身’,奢華繁複的包裝風格基本不見。”重慶龍湖時代天街新世紀生活超市相關負責人胡佐琴説,今年月餅禮盒多采用鐵盒、紙盒等材質,包裝控制在3層以內,整體簡約時尚。
記者發現,今年中秋禮盒售價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價格基本在500元以下,且平均價格較往年有所下降。“今年禮盒價格相比往年便宜很多,加上超市團購優惠,消費者能買到便宜實惠的品牌月餅。”胡佐琴説。
74歲的上海阿爺劉俊從楊浦區來到南京路步行街,購買了兩盒手作鮮肉月餅。劉爺爺説,自家人分享月餅,簡單方便的環保紙盒包裝就夠了,但月餅味道一定要好吃。
“以前買過月餅禮盒,節日一過大量包裝無處可去,扔了可惜,放在家裏佔地方。”今年重慶市民小吳選擇購買手作月餅,在網上買了帆布、紙盒和腰封,簡單幾步就搞定了月餅包裝,送給親朋好友,既有“新”意,又有“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