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徐曉輝:從手術刀到球囊支架 突破高位後縱隔腫瘤治療瓶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5 14:47:19
來源:新華網

北京協和醫院徐曉輝:從手術刀到球囊支架 突破高位後縱隔腫瘤治療瓶頸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5日電(王鈺淇)在胸外科領域,一項由徐曉輝團隊研發的創新技術——“球囊支架擴張輔助VATS高位後縱隔良性神經源性腫瘤切除”正逐步展現其卓越療效。該技術通過物理鈍性擴張與分離,有效避免了傳統手術方法中對神經和血管的損傷,顯著降低了術後神經系統併發癥的風險。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胸外科醫生徐曉輝做客新華網,與大家分享這一創新技術的研發歷程、核心原理、臨床應用效果及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深遠影響。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胸外科醫生徐曉輝(左)做客新華網

球囊支架輔助VATS切除高位後縱隔腫瘤 顯著提升手術安全性與療效

新華網:請您介紹一下“球囊支架擴張輔助VATS高位後縱隔良性神經源性腫瘤切除”這一創新技術的研發背景和核心原理?

徐曉輝:胸腔內存在着多種類型的腫瘤,包括廣為人知的肺癌、食管癌,以及縱隔腫瘤等。縱隔腫瘤中,有一類位於後縱隔,這些腫瘤的主要起源是神經系統,即它們通常生長在脊柱或脊髓附近。在眾多的後縱隔腫瘤中,我們關注並主要解決的是高位後縱隔腫瘤的問題。所謂高位,指的是這些腫瘤位於胸腔的最頂部區域,具體來説,就是在第一根肋骨與第二根肋骨之間的位置。這些腫瘤多為神經源性腫瘤。

新華網:相比傳統手術方法,這項技術有哪些顯著優勢?它在保護神經功能、減少併發癥方面是如何實現的?

徐曉輝:該方法的顯著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它確保了腫瘤的完整切除。其次,它有效減少了腫瘤切除後的出血。最重要的是,該方法的核心原理在於預防手術腫瘤切除後可能産生的神經系統併發癥,儘管不能完全避免,但其在降低併發癥發生率的效果是顯著的。

在保護神經功能方面,國內外專家學者長期致力於探索更安全的手術技術。儘管國外已有多種方法嘗試解決這一問題,但常用的電刀、超聲刀等能量設備在切除胸腔內腫瘤時,其釋放的能量會擴散到周圍的神經和血管密集區域,很有可能引起神經損傷,所以術後患者的一部分神經功能失去了,這往往是災難性的後果。

正是基於這一挑戰,我們創新性地提出了不使用任何能量設備的手術方法。特別是在處理神經和血管最為密集的關鍵區域時,我們摒棄了傳統的電刀和超聲刀,採用球囊支架進行物理鈍性的擴張、分離,從而實現了對腫瘤的完整切除,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周圍的神經和血管,降低了手術帶來的神經系統併發癥風險。

新華網:截至目前,您團隊的這項技術已應用於多少例患者?治療效果如何?

徐曉輝:自2018年以來,我們團隊已累計應用於約四十幾例患者的治療,這既包括我們直接操作的手術,也涵蓋了通過遠程諮詢指導外地醫療團隊完成的案例。從整體反饋來看,多數患者的治療效果頗為理想。

在術後的持續隨訪中,我們觀察到這些患者的恢復情況都很好。鋻於所處理的腫瘤本質上多為神經鞘瘤,而神經鞘瘤在病理上絕大多數屬於良性範疇,其生長模式規律,形態上常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表面光滑,且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晰。因此,在確保手術切除徹底後,通常無需再採取進一步的化療、放療等後續治療。

新華網:您和團隊在探索“高位後縱隔腫瘤”治療新方法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主要挑戰?是如何克服的?

徐曉輝:自我踏入胸外科領域之初,便面臨了一個深刻觸動我的挑戰。那是一個年僅8歲的患兒,因咳嗽、肺炎就醫,意外發現其右側胸腔頂部長有腫物。進一步CT檢查確診為後縱隔高位的神經源性腫瘤,需要手術。然而,術後患兒不幸出現了霍納綜合症,具體表現為手術側額頭無汗、眼瞼下垂及瞳孔縮小,這不僅影響了外觀,更導致了夜間視力下降,給患兒的生活帶來了長期困擾。這一案例讓我深感責任重大,也激發了我們團隊對於如何在徹底切除腫瘤的同時保護神經的深入研究。

我們深知該區域神經錯綜複雜,包括眾所周知的迷走神經、臂叢神經,以及更為關鍵的交感鏈神經和喉返神經(至少有4根)等。其中,交感鏈神經的受損是導致霍納綜合症的直接原因。面對這一難題,我們不斷探索,試圖找到更精細、更安全的手術方法。

在此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給了我們啟示——“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即善於借助工具。這一理念引導我們在醫療技術上尋求創新。

2017年,我們再次面對一位19歲男孩的類似病例,他因夢想參軍而在體檢時發現了胸腔內的腫瘤。面對手術可能帶來的視力風險,患者家人十分焦慮。我們決定採用創新的球囊支架技術,力求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神經。

手術成功進行,腫瘤被完整切除,且直徑僅約兩厘米。術後第二天,男孩醒來,雙眼明亮,兩側瞳孔對稱,這標誌着手術不僅成功去除了病灶,更保住了他珍貴的視力。雖然不知道他最終是否如願參軍,但這一成功案例無疑為我們在複雜胸外科手術中的精細操作與技術創新樹立了信心。

提升公眾認知 普及高位後縱隔腫瘤的預防與早期治療

新華網: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後,對國內外胸外科領域有何啟示?

徐曉輝:我們首次在國際上展示我們的研究成果是在2018年,具體是通過一篇英文期刊文章發表的。然而,由於高位後縱隔神經源性腫瘤這一疾病相對罕見,其發病率遠低於肺癌、食管癌或肝癌等常見癌症,因此在醫學界及患者群體中,對該疾病的認知普遍不足,很多人甚至對此一無所知。

多年來,我們始終致力於推廣相關知識,並在北京市的醫學年會、國內的多場學術會議中分享了我們的治療經驗和研究成果。因此,今天我有幸參與這次訪談,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提高公眾對高位後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的認識。我希望通過努力,能夠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新華網:對於未來,您和您的團隊在胸外科治療技術方面還有哪些探索計劃或目標?

徐曉輝:目前所使用的球囊支架,其尺寸、質地及韌性尚未能完全滿足我們的治療需求。針對這一現狀,我們認識到需要更專業的醫療器械來優化治療效果。因此,在協和醫院各級領導以及科研處的全力支持下,我們正致力於專利研發與成果轉化,旨在開發出一種專門針對高位後縱隔腫瘤的醫療器械。

新華網:對於正在面臨“高位後縱隔腫瘤”挑戰的患者,您有哪些建議?

徐曉輝:在門診中,我們常遇此類患者,初期常被建議“暫不手術”,因為腫瘤多為良性,短期內風險可控。然而,部分腫瘤會隨時間增長,尤其是靠近脊柱神經者,可能侵入脊髓,儘管此過程漫長。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者因腫瘤巨大,未及時治療,已導致交感神經鏈受損,出現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及額頭無汗等霍納綜合徵症狀。此時,即便採用最先進技術,也難以挽回已受損的神經。因此,我們強調,對於腫瘤,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新華網:您認為,公眾該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這類相對罕見的胸部疾病?

徐曉輝:查體對於發現後縱隔腫瘤至關重要,尤其考慮到其發病年齡不僅限於老年人,年輕人亦不少見,儘管具體成因尚不明晰。有國外研究表明,發病可能與前十年左右的外傷、劇烈運動或頸部損傷有關。因後縱隔腫瘤在常規胸片中難以顯現,為準確診斷,推薦CT檢查。

對於一般人群,建議每5年進行一次胸部CT檢查。當然,對於已有腫瘤病史或存在高轉移風險(如婦科、胃腸道腫瘤)的個體,復查間隔應相應縮短。總之,保持規律的CT檢查,有助於我們及時捕捉腫瘤蹤跡,保障健康。

【糾錯】 【責任編輯:白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