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本東京澀谷車站前的十字路口。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 攝
編者按
競爭已趨白熱化的消費電子産業正在科技創新中發掘出更多新藍海。面對需求飽和、出貨量下滑等産業困境,智能手機、LED顯示屏企業不斷創新産品類型、拓展應用場景,在不斷豐富消費者選擇的同時,挖掘更多的産業機遇,奮力邁向價值鏈高端。以本期關注消費電子産業為起始,《經濟參考報·高端智造》將陸續推出“探尋産業新質生産力”系列專題報道,聚焦各個産業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的實踐,探討如何以産業升級構築新競爭優勢、贏得發展主動權,敬請關注。
中國LED顯示屏“火”到日本市場
從知名棒球隊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主場的巨大觀賽屏幕,到位於東京澀谷、新宿著名“十字路口”火上熱搜的樓體外墻裸眼3D動畫,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採用了來自中國的LED顯示屏。
據市場機構測算,中國LED顯示應用産品佔據了全球85%以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隨着國內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利亞德、聯建光電、奧拓電子等中國LED顯示屏龍頭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日本正是這些企業的重要目標市場之一。
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據業內人士估計,當前在日本市場開展業務的中國LED顯示屏企業約有二、三十家,同時還有很多中小型LED顯示屏生産企業通過代理商向日本銷售産品,中國企業在日本市場的份額快速提升。
分析龍頭企業財報也可看出,包括日本市場在內的海外市場在企業總體業務中的佔比日益擴大。
2022年,營收規模居於行業龍頭地位的利亞德海外營收26.32億元,同比增長25.63%,智能顯示境外收入比重從30.36%上升至37.80%。
艾比森作為LED顯示屏出口主要企業,海外市場是其業務重頭。2022年海外LED顯示屏需求旺盛,公司海外營收達到17.61億元,同比增長約75.82%,佔總營收比重62.95%,是艾比森實現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2023年上半年海外業務增長更快,亞洲市場(中國境內以外)增幅達到119%。
據了解,聯建光電2019年第一次成為日本InterBEE(國際廣播電視設備展)參展商,並於2022年正式成立了日本子公司。聯建光電海外銷售中心副總經理葉敦超介紹,近年來聯建光電在日本市場的營收年均增長超過30%,日本業務在海外業務中的佔比達到15%至20%。他直言,世界LED顯示屏市場的主要競爭者都是中國企業。
此外,奧拓電子、洲明科技均在日本設有子公司,雷曼光電2023年也在日本設立了辦事處,進一步發力日本市場業務。
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多數LED顯示屏企業海外銷售主要採用渠道模式,簽約海外經銷商構建龐大代理銷售網絡,個別頭部企業同時也在逐步培育自己的線上、線下海外直銷能力。
在大趨勢中尋求差異化
展望LED顯示屏市場,COB(Chip-on-Board)集成封裝技術、Mini/Micro LED顯示技術、XR虛擬拍攝等方向有望成為新增量。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企業也在不斷迭代技術,升級産品,蓄力創新領域,增強自身差異化競爭力。
當前LED顯示屏頭部企業幾乎都將COB技術作為研發主要投入方向。COB技術能夠將多個LED芯片更緊湊地集成在一起,因此運用該技術可以設計製造出像素間距更小、分辨率更高、適合近距離觀看的顯示屏,比如室內視頻墻、廣告顯示屏等。在去年11月舉辦的日本InterBEE 2023及前不久剛剛落幕的ISE 2024(歐洲專業視聽及系統集成展覽會)上,聯建光電、奧拓電子等中國展商均展示了應用COB微間距技術的室內外LED顯示屏新産品。
相較於COB技術,更適合複雜設計、小尺寸顯示屏的MIP封裝(單像素封裝或者集成式LED封裝)技術也趨於成熟。利亞德、洲明科技、艾比森等均選擇了COB與MIP封裝方式齊頭並進的技術路徑。
從“巨大”到“巨小”,Mini/Micro LED顯示技術正在加速商業化。戶外大型廣告屏是我們對LED顯示屏應用的一般認知,然而隨着技術進步,Mini/Micro LED以其對比度高、色域廣、亮度高、功耗低、壽命長、響應時間短等優勢,有望應用於電視、手錶、AR眼鏡等眾多消費電子産品顯示領域,帶來新的産值量級增長。據高工産業研究院(GGII)預計,到2027年,全球Micro LED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美元。日本InterBEE 2023上,奧拓電子展示了一款雜誌大小的P0.3 Micro LED産品,該産品呈現的畫質細膩、色彩艷麗,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裸眼3D大屏成為商業顯示領域的靚麗風景。近年來,國內外不少裸眼3D大屏成為網紅打卡點和旅游地標,聯建光電憑藉其內容創作能力和裸眼3D弧形顯示算法等特長,呈現了成都太古裏等眾多作品和案例,裸眼3D成為其代表性業務之一。截至2022年底,聯建光電已在國內外超20個城市打造了超30塊裸眼3D大屏。
XR虛擬影棚帶來影視製作方式變革。熱播韓劇《黑暗榮耀》的眾多場景並非實景拍攝,而是運用XR虛擬影棚在屏幕上呈現出來,很多時候演員只是置身於LED顯示屏展示的場景前而非實景中。XR虛擬影棚具有降低拍攝成本、縮短拍攝製作周期、提升影片拍攝質量的優點,加速了市場需求的增長。XR虛擬影棚除了用於電影、廣告拍攝,還可以應用在線上的企業活動、發布會等。聯建光電、奧拓電子等公司都已在這一領域進行布局和探索。
市場分析機構TrendForce預計,2023年至2025年全球XR虛擬拍攝顯示屏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5.6億、7.6億、9.8億美元,分別增長40%、35%、30%,將帶動LED顯示屏市場需求提升。
LED電影屏未來或將顛覆傳統大銀幕。與傳統的投影+銀幕的放映方式相比,LED電影屏在顯示亮度、對比度、色域、超高清等技術指標上擁有巨大優勢,可實現更具有立體感、更真實、細節更飽滿、臨場感更強的影像表現。2023年深圳時代華影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國産10米LED電影屏(HeyLED),在通過好萊塢數字電影倡導組織(DCI)檢測認證後正式入駐美國洛杉磯一家影院,首次實現了中國LED電影屏出口。在克服技術、穩定性、替換成本和行業利益干擾等困難後,LED電影屏有望掀起影院的視覺革命,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
挖掘更多市場機遇
日本商業十分發達,LED顯示屏在各個應用場景中的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正是基於這一點,普遍將日本市場視為核心海外市場之一。
機遇之一是廣告、企業商務等場景的數字化升級。聯建光電海外銷售中心副總經理葉敦超説,日本的廣告屏非常多,但估計80%至90%還是傳統標牌而不是數字廣告,未來升級替換需求潛力巨大。同時,日本也是眾多大型企業總部所在地,企業展廳、會議應用這一領域也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
機遇之二是日本政府主導下的數字化轉型(DX)及綠色轉型(GX)將帶來更多應用場景。與其經濟發展程度相比,日本的電子政務和企業數字化發展相對落後,在很多領域仍採用紙張介質、電話傳真等傳統手段,加劇勞動力短缺、限制勞動生産率提升。因此日本政府支持倡導數字化轉型及綠色轉型,未來在城市管理、工業4.0、節能環保等眾多場景中LED顯示及其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都不可或缺。
機遇之三是日本文化娛樂産業發達,LED技術應用場景眾多。日本擁有眾多表演場館,如劇院、體育場等,為舞&LED屏幕租賃和固定安裝提供巨大需求。同時,日本擁有眾多藝術館、博物館、主題公園和休閒娛樂中心,為LED游樂系統和數字娛樂體驗提供增長點。如以運用投影技術、聲光技術、數字互動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進行數字媒體藝術創作的TeamLab就是一家日本企業,其作品大量應用LED燈光及顯示技術。此外日本動漫、電影電視等影視製作産業發達,相關領域對LED顯示、XR虛擬拍攝等解決方案需求高。奧拓電子正是看中這一領域,聯合海外影視器材製造商等積極布局日本XR市場。
此外,日本體育賽事、會展活動眾多,也為LED顯示屏企業提供了大量機會。日本每年舉辦重大體育賽事和國際性會展活動的數量位居世界前列,2025年大阪還將舉辦世博會,將一定程度拉動LED顯示屏市場需求。
智能手機“上新”展現中國先進製造實力
龍年新春伊始,國內智能手機頭部企業紛紛發布新産品、新戰略,以技術、設計的創新突破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業內人士&&,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低迷的大背景下,國産手機密集“上新”的支撐,正是中國企業日益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先進製造實力。
方寸之間密集科技創新
2月22日,華為發布了新一代小折疊旗艦手機Pocket 2,就在同一天,小米也發布了專業影像旗艦手機14 Ultra,而此前,OPPO和魅族則相繼公布了AI新戰略。
密集的科技創新成為智能手機企業這一波“上新”的亮點。
作為華為2024年發布的第一款手機,華為Pocket 2凝結了多項業界首創,如業界首個全焦段XMAGE四攝、首次把3倍光學長焦鏡頭引入小折疊機型、首次實現折疊屏2米IPX8級抗水等。針對折疊屏手機平整度和可靠性的技術難題,Pocket 2不僅搭載業界首創的玄武水滴鉸鏈,創新性地採用了獨家的懸浮式容屏設計,還在折疊鉸鏈處使用了高強度的超強火箭鋼。“華為小折疊像直板機一樣平整。”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自信地&&。
在小折疊機型“先天短板”的通信、續航、散熱方面,Pocket 2也有多項業界領先的創新技術。應用超強靈犀通信技術方案、首次推出的向日葵電磁場疊加技術、獨家自研的多天線自適應技術等,使小折疊手機實現了流暢疾速的通信體驗,而且Pocket 2也是業界首個支持雙向北斗衛星消息功能的小折疊機型,能夠在無地面網絡信號的情況下,實現雙向聯絡。此外,Pocket 2還是業界首款採用分佈式充電架構的小折疊手機,並搭載折疊機領域首創的超冷立體散熱系統等。值得一提的是,Pocket 2的影像能力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在攝影維度,還支持AI隔空操控、高精準防曬檢測等功能。
“我們持續創新,以領先的技術,致力讓Pocket 2帶給消費者極致的高端科技體驗。”余承東&&。
小米則側重於在影像方面發力。據介紹,小米最新發布的專業影像旗艦機型14 Ultra採用全新的頂級徠卡Summilux光學鏡頭系統、行業首發AI大模型計算攝影&&Xiaomi AISP、首發小米金沙江電池和小米龍鎧架構,並全係標配雙向衛星通信。
此前於2月20日,OPPO發布了1+N智能體生態戰略,而OPPO今年1月發布的Find X7是首款在端側應用70億參數大模型的AI手機。此外,被吉利收購的魅族則在2月18日宣布進行戰略調整,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的開發,全力投入新一代AI設備。
折疊屏、AI成競逐重點
自2023年下半年未發先售以來,以衛星通話功能為代表的諸多亮點讓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點燃了消費者的購機熱情,甚至引發國産手機“一機難求”現象。如今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衛星通信功能幾乎成了高端機型的“標配”,未來智能手機還有哪些想象空間?業內人士分析,折疊屏和AI將是今年智能手機市場競逐的重點。
2月20日,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700.7萬台,同比增長114.5%。報告稱,自2019年首款産品上市以來,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連續4年同比增速超過100%。隨着手機廠商和上游供應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硬體技術改進成熟,軟體系統應用優化,消費者使用體驗感不斷提升,而價格的進一步下探,也使得更多消費者願意嘗鮮使用折疊屏手機。
報告顯示,華為Mate X5系列上市以後一直處於加價購買狀態,且供不應求,幫助華為牢牢佔據2023年國內折疊屏市場第一的位置,市場份額達到37.4%。OPPO和榮耀則分別以18.3%、17.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第三。三星在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中佔據超過一半以上的份額,但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只獲得1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業內人士認為,過去一向被視作“小眾”的折疊屏手機,已經進入主流消費階段,在手機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亮眼的逆勢增長曲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2023年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手機用戶對折疊屏手機的潛在購買意願高達55%,而中國近三分之二的高端智能手機用戶對可折疊手機持開放態度,中國400美元及以上價位的智能手機用戶中,多達64%的人正在考慮在下次購買時購買可折疊手機。
華鑫證券相關研報認為,折疊屏手機是全球手機市場中唯一的增長細分賽道,得益於在高端市場的強勁表現,折疊屏手機滲透率增長迅速,高端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市場潛力巨大。
不僅是折疊屏,AI大模型也被手機企業寄予了厚望。小米不僅此次發布的14 Ultra搭載了AI大模型計算攝影&&Xiaomi AISP,而且在去年10月發布的小米14以及14Pro機型上就已經部署了AI端側大模型。小米創始人雷軍曾透露,小米手機端側大模型已初步跑通,主力突破方向為輕量化、本地部署。雷軍當時還稱,AI是未來的生産力,也是小米長期持續投入的底層賽道。而OPPO首席産品官劉作虎則認為,AI手機將是繼功能機、智能機之後,手機行業的第三個重大的變革階段。
IDC發布的《AI手機白皮書》預計,2024年起新一代AI手機將帶動新一輪換機潮,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7億部,約佔智能機整體出貨量的15%。具體到中國市場,IDC也預計,隨着新的芯片和用戶使用場景的快速迭代,新一代AI手機在2027年將達到1.5億台,市場份額超過50%。
邁向高端打造競爭優勢
IDC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3.4%,但平均售價卻同比增長了8%,高端智能手機的需求正在持續攀升;其中,第四季度600美元以上高端産品份額為27.4%,同比增長3.7%。
國産手機日益邁上高端已是不爭的事實。記者觀察到,不少國産品牌手機的價格已經突破萬元。華為去年9月發布的Mate 60 RS非凡大師手機,起售價為11999元,Mate X5系列手機起售價為12999元,而此次發布的Pocket 2小折疊手機藝術定製版,價格為10999元。榮耀今年1月發布的Magic V2 RSR保時捷設計手機起售價為15999元,OPPO去年10月發布的Find N3折疊屏手機起售價為9999元,典藏版售價為12999元。
不僅是價格,在工藝和設計上更趨高端也是國産手機的新亮點。記者在此次華為Pocket 2發布會現場看到,這款小折疊手機外觀設計別具一格,主推的“大溪地灰”配色款以行業獨有的凝光貝母工藝,在機身上精細復刻大溪地黑蝶貝的天然紋理,再疊加獨特的光學膜層,讓每一台手機的“大溪地灰”都獨一無二。特別是華為再次攜手國際高定服裝設計師Iris van Herpen打造的華為Pocket 2藝術定製版,通過68萬個光刻透鏡的精湛3D動態空間工藝,在僅0.14mm的膜片上,通過87道繁複精密的生産工序,創作出極具衝擊力的3D空間視覺體驗,隨着觀看角度的變化,手機外殼上靜止的線條可以呈現出靈動飄逸的動態美感。正如余承東所言,“華為Pocket 2旨在打造手機領域的科技藝術品,樹立科技美學的新標杆。”
業內專家分析,在邁向高端化的過程中,國內智能手機頭部企業展現出多方面優勢與創新之處,不僅在供應鏈管理、生産製造等方面擁有強大實力和經驗積累,使之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降低成本,提升品質,而且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果,這些創新不僅提升産品的性能體驗,也增強品牌的競爭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主要産品中,手機産量15.7億台,同比增長6.9%,行業生産恢復向好,效益逐步恢復。
國産智能手機的創新突破是中國製造邁向高端化的一個縮影。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工業經濟“新”的動能進一步增強,布局27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建設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積極培育新材料、機器人等一批新興行業快速成長,工業母機、關鍵軟體等領域創新實現新突破,大飛機、高端醫療裝備等攻關成果紛紛投入應用。
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所言,在增強原始創新的基礎上,“中國製造”要加強構建完整産業鏈條,不斷提升工程工藝能力,打造融通創新體系,共同推進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記者 歐陽迪娜 張伊伊 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