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2/ 17 15:24:15
來源:新華社

中國故事|一片東方古葉的新生

字體:

  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不久前,“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而今,這片古老的東方樹葉有了更多新傳奇:年輕的技藝傳承人,給鄉村帶來脫貧致富的新夢想;國潮新風更賦予古老的東方傳奇以時尚色彩與時代氣息。

  “茶二代”·傳承

  在杭州滿覺隴村炒茶大師唐鶴軍家中,從沒有炒茶機器,幾十年如一日手工炒制。西湖龍井茶,一芽一葉,因不同的含水量、炒制時間、手法,每一鍋茶都獨一無二,無法復刻。

  “這門手藝,每天要和200攝氏度高溫的鍋子打交道。”唐鶴軍説。在機器炒茶風行的時代,手工炒茶技藝仍然有着自己特殊的魅力。

  杭州市富陽區裏山鎮中心小學開設的少兒茶藝傳習班上,老師指導學生體驗傳統炒茶。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家住龍井茶村的傅博從小在茶園長大,但讓他真正對炒茶技藝入迷,還是通過一場炒茶集訓。“和機器炒茶相比,手工炒茶更有靈魂。不同的人炒出來的茶,滋味與層次各有不同,這也是茶有意思的地方。”他説。

  今年8月,西湖景區推出的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技藝培訓,是年輕人參與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一共有200多位學員參訓。

  炒茶是門苦活。攤放、殺青、回潮、輝鍋……但年輕的傅博卻從中感受到溫度與火候的精妙。“茶村各個山頭集訓點的年輕人因炒茶相聚,茶葉成了他們的共同話題,學炒茶成了年輕一代新風尚。”傅博説。

  因為練習炒茶,青年女茶師孫妍的手掌上不知多少回在磨出的水泡上長出了新皮,新老疤痕重疊,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只是因為“不希望茶還在,但技藝流失了”。

  數據顯示,西湖景區各個茶村已有200多位“茶二代”當家,近2700戶茶農中10%的“掌門人”是年輕人。村裏老一輩的茶人開始相信,年輕人正在從長輩手中接下振興傳統技藝的使命。

  茶山·“金山”

  小小一杯茶,裝着傳承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也裝着當代鄉村振興的夢想。

  一頭是龍井茶故鄉浙江杭州,一頭是巴山深處的四川廣元,一位80多歲的老人為了讓茶産業在巴山蜀水落地生根,已在兩地間往來奔波了25年。

  這位老人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白堃元。他回憶説,1997年第一次來到廣元考察,得知廣元在2000多年前名為葭萌,意為“茶葉生長的地方”,然而當地茶泡出來卻並不盡如人意。他不解,跑到村子裏調研,發現廣元的氣候和優質土壤更適合發展高端有機茶。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白堃元(中)在四川廣元與當地茶農交流茶葉種植技術(2015年3月27日攝)。新華社發

  於是,白堃元在當地開辦免費培訓班,引進種茶制茶工藝,為當地種茶、制茶提供技術支持。白堃元説,他們從浙江天&縣群體品種的黃化芽變中選育出精品,在當地木門鎮進行種植生産。這個茶葉新品種被譽為“黃金茶”。

  經過十多年探索發展,廣元的茶山成了“金山”。目前廣元的黃茶種植面積已突破2萬畝,成為中國最大的黃茶種植基地,當地老百姓也因茶走上致富路。

  在中國,有許多“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黃杜村昔日荒山變茶山,村民年人均收入超3.6萬元。不僅當地農民富了,黃杜村還將茶苗捐贈給貧困地區群眾,幫助他們增收脫貧。

  “新中式”·新生

  流傳至今的茶文化精神如何傳遞給年輕群體,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茶企關注。

  距離杭州城50公里的徑山,相傳為唐代“茶聖”陸羽著《茶經》的地方。而今,這裡一家名為“陸羽泡的茶”的新中式茶飲店頗受年輕人追捧。這家茶飲店負責人劉艷麗説:“我們開設這樣一間茶鋪,研發健康、美味的新中式茶飲,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徑山與茶的淵源。”

春天的杭州梅家塢龍井茶種植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中國飲料企業則在無糖茶飲上加大了研發力度。“我們希望還原中國茶本真的味道,同時又傳遞一種去冗存簡的飲茶方式。”杭州飲料企業農夫山泉的負責人説,這種生活方式更貼近現代年輕人,無須靜坐、清洗茶具,擰開一個瓶蓋就可以喝到茶。市場分析機構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無糖茶市場成為唯一正增長的即飲茶細分市場。

  古代和現代的融合,傳統制茶技藝和現代生活方式的融合,最大程度還原傳統制茶,讓年輕人不拘於傳統飲茶的形式也能感受茶文化內核。

  作為“80後”茶人,杭州頂峰茶業創始人胡飛牽手“網紅”老樹畫畫,共同打造“老樹茶館”,探索多元文化元素與傳統茶産業的融合。“現在的年輕人喝茶不僅‘不將就’,有的還‘很講究’。我們這一代茶人,既要根植傳統,更要敢於創新。”胡飛説。

  總策劃:趙丹平、顧錢江

  監製:閔捷

  統籌:衛鐵民

  記者:魏董華、段菁菁、殷曉聖

  視頻記者:孔令杭

  編輯:劉暢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浙江分社 聯合製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83112921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