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路有燈,久別重逢
“郭新振回家的路,走了整整24年。”
7月13日,公安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電影《失孤》中被拐兒童原型郭新振被拐案件偵破情況,並公開了7月11日郭剛堂、郭新振一家人在聊城認親現場緊緊相擁而泣的感人畫面,場面令人動容,讓人感慨。
為了這一刻,郭剛堂騎行中國50多萬公裏,騎廢了10輛摩托車,一頭烏發熬成了銀白;幾代刑偵民警始終不放棄,堅持不懈、接續偵查,最終尋獲;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愛心人士不懈助力。
(圖片來源:公安部)
新聞發布會召開後,“電影《失孤》父子原型認親成功”的消息迅速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新華睿思數據顯示,近一周互聯網上共有相關信息27萬余條,其中僅發布會當日信息量就達到230473條。無數媒體和網民感嘆,這或許是電影《失孤》最令人欣慰的大團圓“續集”。
話題傳播中,“團圓”“24年找尋”“50萬公裏”“公安部偵破”“《失孤》電影原型”“劉德華祝福”等話題也持續觸動了公眾的共情,郭剛堂尋子成功的故事令人感動、令人溫暖、令人振奮。
對于社會和公眾而言,在《失孤》原型成功尋親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尋親家庭的艱難與辛酸,也感受到了這對父子帶來的震撼和思考。
新華睿思情緒感知分析結果顯示,公眾喜悅、感動、祝福情緒佔比超八成,網民紛紛留言稱“太好了,這是最溫暖的結局!”“願天下無拐,盼更多家庭團圓”;同時,也有部分網民對“人販子”的存在表示憤怒,呼吁“不論多久,都要讓那些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打擊拐賣販賣兒童的力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打拐響應速度。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安部“團圓”行動已找回歷年失蹤被拐兒童2609名,偵破拐賣兒童積案147起,抓獲拐賣犯罪嫌疑人372名,各地已組織認親1200余場。
此次“失孤”有了一個好結局,正是全國打拐行動不斷推進、取得階段性勝利的一種證明。即將到來的7月16日是“世界打拐日”,郭剛堂尋子成功的喜訊,無疑給更多尋親打拐的人帶去希望。期待更多家庭能夠早日團圓,早日實現“天下無拐”!
(數據統計時間:2021年7月7日14:00-2021年7月14日14:00)
策劃:孫巍、吳新麗
監制:段世文
作者:鄭文捷
設計:吳國晨
數據分析:賈儒
編輯:李亞瓊、郭芮男
《睿思一刻》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大數據中心聯合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新華網《睿思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