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5/ 23 11:02:57
來源:新華網

為了祖國榮耀與人民幸福——體育事業發展中的西藏70年

字體:

  新華社拉薩5月22日電題:為了祖國榮耀與人民幸福——體育事業發展中的西藏70年

  新華社記者王沁鷗

  今年,西藏迎來了和平解放70周年,新西藏的體育事業發展也已走過了70個年頭。從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到西藏運動員閃耀世界賽場,再到體育事業紅利惠及高原群眾,新西藏的體育史,與西藏在祖國大家庭中得解放、謀發展的軌跡深度契合、同頻共振。

  這是一部高原體育人勇攀高峰的歷史,是一部西藏各族同胞以體育為紐帶書寫團結佳話的歷史,也是一部新西藏以體育為抓手、不斷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

  在地球之巔書寫祖國榮耀

  1960年5月25日淩晨4時20分,是被載入中國體育史冊的時刻。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位勇士,將腳步踏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頂峰。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地球之巔,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從位于中國一側的北坡登頂珠峰。

  這是一次充滿生死考驗的攀登,也是一次特殊的國家任務。當時,珠峰北坡一直被西方探險者視為“死亡路線”。1960年,蘇聯單方面退出要聯合完成的原攀登計劃,中國決定,自主攀登珠峰!

  但國外輿論普遍認為:“沒有外國人參加,中國人肯定上不去!”

  在嚴重的經濟困難和嚴峻的外交形勢下,一個新生的共和國要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能行!

  “我們知道,全國人民都在注視著我們。”登頂勇士、藏族登山家貢布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説,“哪怕只有一個人,我們也要登上去!”

  對于貢布和登山隊中的隊員來説,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將五星紅旗插上地球之巔。因為,那面旗幟代表了新生的希望,也是時代給予的召喚——那是幾年前的貢布,根本無法想像到的命運之變。

  貢布出生于1933年的舊西藏,生下來就是屬于貴族莊園的農奴。在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下,佔總人口95%的農奴沒有生産資料和人身自由。在家鄉聶拉木,貢布每天出勞役,還要提防莊園主的拳腳相加。他從沒想過,自己日後會登上那座聳立在家鄉不遠處的世界最高峰。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從此,包括體育在內的各項事業發展,在雪域高原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

  1958年,國家體委訪問團來到西藏,為攀登珠峰招募隊員,30多名藏族青年男女入選。他們幾乎全部出身于農奴家庭,其中便包括已逃出莊園、光榮參軍的貢布,也包括後來成為首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登山家潘多。

  “如果沒有共産黨,沒有西藏的解放,我還只是一個農奴。”回憶往事,貢布動情地説。

  在1960年的珠峰攀登中,除登頂的貢布外,藏族隊員中有9人攀至海拔8500米處,4人抵達海拔8100米處,7人到達海拔7790米處。他們後來成了中國高海拔登山的第一批主力軍。1960年國慶節當日,西藏登山營,即後來的西藏登山隊成立。1964年,以西藏登山營為主力的中國登山隊登頂希夏邦馬峰,是人類首次登頂該座山峰。

  此後,西藏登山的光榮傳統代代傳承。1975年,九勇士再登珠峰,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高度數據;1988年,中日尼聯合登山隊實現珠峰南北雙跨;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在珠峰峰頂傳遞;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圓滿完成,測得珠峰8848.86米的最新“身高”……中國登山每一項國家榮譽的取得和國家任務的完成,都有西藏登山運動員的身影。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西藏登山運動員與全國各族登山人一道,鑄就了“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時至今日,它依舊是體育能夠提供給國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之一,激勵不同時代的中華兒女披荊斬棘、銳意進取。

  以體育紐帶凝聚民族團結

  今年79歲的藏族老人普巴,同樣常常回憶起70年前。他依舊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見到解放軍,和在解放軍營地看球賽的經歷。

  普巴的家位于昌都市江達縣崗托村,緊鄰四川省德格縣。1950年10月,昌都戰役打響,崗托村是解放軍進軍西藏的橋頭堡,被譽為“西藏解放第一村”。

  那時,解放軍在村裏駐扎了一年多。小普巴發現:“他們和之前的藏軍不一樣,從來不打罵人。”戰士們修路、通水、通電,還修了個簡易籃球場,“我們小孩子經常去場邊看熱鬧,球賽結束,解放軍還會給我們分吃的。”普巴説。

  和當年的貢布一樣,彼時的普巴仍是一名沒有自由的農奴。那些在球場邊和解放軍在一起的日子,是他童年裏的第一抹亮色。

  昌都戰役的勝利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進軍過程中,解放軍在各地修建簡易體育場地,制作器材,宣傳現代體育知識。在藏族群眾開始認識解放軍、認識中國共産黨、認識社會主義祖國之時,體育成了拉近漢藏感情的紐帶,以及啟蒙現代文明的載體。

  1952年初,西藏第一支藏族男子籃球隊,以及以愛國青年聯誼會社教班藏族女青年為主組成的女子籃球隊在拉薩成立;賽馬、射箭、摔跤等民族體育活動在各地農牧民間開展;中共西藏工委團委還先後組織藏族愛國青年的足球、籃球隊,赴內地觀摩學習,返藏後組織表演賽,促進了西藏與內地的交流。

  70年來,這種交流從未中斷。從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開始,西藏代表團便從未缺席,並持續組隊參加全國城市運動會、民族運動會和各單項錦標賽等。1998年,第一屆全國體育援藏工作座談會召開,到今年已召開了六屆。

  目前,西藏共有336名青少年運動員在對口援藏省區市訓練,還有109名內地運動員注冊在西藏訓練比賽。“十三五”期間,國家體育總局向西藏轉移支付2.6億元;吉林省和西藏簽訂冰雪項目後備人才培養合作協議;江蘇省體育局與拉薩市體育局簽訂“十三五”合作框架協議;2019年,天津援藏工作隊組織昌都市實驗小學學生與中國女排隊員魏秋月、張萍遠端連線,將“女排精神”帶到西藏青少年身邊,鼓勵孩子們成為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而在高海拔山峰之上,各民族登山隊員共同面對生死考驗,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感情。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中,漢藏登頂隊員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中,于珠峰峰頂停留150分鐘,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紀錄。當時,大本營出于安全考慮,要求隊伍盡快下撤,但所有隊員共同決定:不拿到完整數據之前,絕不下撤。

  在直播畫面裏,人們看到有的隊員脫下了羽絨手套,徒手操作儀器,這在峰頂極有可能造成凍傷。為了不妨礙讀數,藏族隊員普布頓珠甚至沒有佩戴氧氣面罩,在珠峰峰頂無氧工作。

  “150分鐘不是簡單一個紀錄,在空氣稀薄地帶每多停留一分鐘,都增加一絲危險。”中國登協副主席王勇峰説,但為了祖國的事業,隊員們團結一心,共同進退,為中華民族共同的體育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腳。

  在世界舞臺亮出中國名片

  70年來,西藏體育事業的發展讓許多西藏運動員走出了大山、牧場,也走向了廣闊的世界舞臺。

  1982年,標槍選手普布次仁出徵印度新德裏亞運會,獲得該項目第四名。這是西藏運動員第一次代表中國亮相國際賽場。

  1988年9月,第24屆奧運會在韓國漢城(今首爾)舉行,射箭運動員多吉秋雲成為第一位亮相奧運會賽場的西藏運動員。

  2008年,在全球矚目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藏族女登山家潘多作為八名中國退役體育名將之一,托舉著奧林匹克旗幟進入會場。

  而在2011年9月16日,23歲的藏族姑娘西洛卓瑪在土耳其世界摔跤錦標賽上,勇奪女子自由式67公斤級金牌,成了西藏和平解放以來首個競技體育世界冠軍。

  近年來,得益于西藏運動員在耐力型項目上的崛起,國際體育舞臺上的西藏面孔逐步增多。他們展示了中國西藏的積極形象,也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更深地埋進了更多藏族同胞的心中。

  “我們中國還沒有進過前八名,我希望能為中國突破!”一年前,西藏馬拉松選手多布傑在備戰東京奧運會時曾這樣説。盡管奧運會因疫情推遲後,他最終並未能獲得參賽資格,但西藏的中長跑運動員群體,已在世界范圍內引起關注。

  得益于2011年啟動的“田徑高原人才開發計劃”,來自西藏、青海、雲南等高原省區的田徑選手獲得了更為優質的訓練和比賽資源。2014年開始,多布傑和隊友每年都會前往東非高原訓練。

  “我們在非洲和世界頂尖的中長跑運動員一同訓練,外教和國外運動員記住了我們運動員的刻苦,也記住了中國西藏。”中國田徑隊教練格桑次仁説。

  而在2020年洛桑冬青奧會上,藏族姑娘索朗曲珍在滑雪登山項目上拿到了個人越野賽和短距離賽的兩個第四名,創造了中國選手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她就是那個很快的中國女孩兒!”在雪場上、登山火車裏,索朗曲珍成了在國外觀眾和選手間最有辨識度的運動員。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西藏運動員在各項國際國內賽事中共獲獎牌231枚,其中包括國際比賽的2枚金牌、3枚銀牌和4枚銅牌。

  “我們的目標是,西藏選手早日站上奧運領獎臺,為國爭光。”西藏自治區體育局局長尼瑪次仁説,“隨著西藏運動員不斷走向世界,將會有更多國際友人認識西藏,也認識到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所取得的成就。體育是展示中國西藏的閃亮名片,也是打破偏見的有力聲音。”

  以五環之名促進人的發展

  如今,體育事業在雪域高原正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抓住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契機,豐富高原體育事業的內涵,使群眾更有獲得感;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小康,已成為西藏體育發展的方向。

  藏族小夥兒次仁格旦家的第二家旅店今年即將開張。他的家在珠峰腳下的定日縣扎西宗鄉巴松村,新旅店就開在村裏,可以遠眺珠峰。下一步,扎西宗鄉計劃將山地戶外産業與旅遊深度結合,次仁格旦相信,家裏的生意會越來越好。

  現在,體育産業的發展正在為基層群眾賦能,為實現人的發展權開創更廣闊空間。

  1999年,西藏登山學校(現為“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成立,開始為西藏登山産業培養專業人才。該校學員多選拔自喜馬拉雅山區的藏族農牧民家庭,迄今已培養了高山向導、協作等職業人才300余人,成了西藏高海拔登山産業的中堅力量。

  目前,圍繞山峰進行攀岩、徒步、露營、定向、漂流、航空、滑雪、山地馬拉松、自行車等多種項目的開發,兼顧環境和社會效益,並培養山地戶外運動人才的思路,正在從珠峰等高海拔山峰擴展到西藏其他地區;“大力發展高原特色體育事業,加快建設西藏山地戶外運動學院”,已被寫入《西藏“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體育科研的開展正在為高原科學訓練、健身保駕護航。2018年,首屆低氧與健康科學大會在林芝市魯朗國際旅遊小鎮舉行。2020年,中國攀岩聯賽(西藏林芝)女子速度賽中産生超世界紀錄成績,再次凸顯低氧與運動健康研究的重要性。目前,西藏相關科研機構正以全國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為契機,對高原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及其適宜的時長、方式等展開調研。

  群眾體育的發展不斷夯實體育強國的基礎。“十三五”期間,西藏實施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健身步道、鄉鎮多功能運動場、籠式足球場等群眾體育設施建設工程700多個。截至目前,西藏共有體育場地超8100個,比“十二五”末的數據增長超120%,體育場地面積近527萬平方米,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1.6平方米。目前,西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99.7萬,佔自治區總人口的近三成。

  2021年初,一塊11人制標準足球場在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縣建成,這也是墨脫第一塊11人制標準足球場。俯瞰之下,它像一塊亮麗的寶石,鑲嵌在雅魯藏布江峽谷陡峭的山體之中。球場建成後,墨脫縣一年一度的足球比賽在這裏打響。在墨脫足球人的心裏,那些不敢開大腳、否則球就會掉到山崖下面,那些翻山越嶺幾小時才能來到縣城踢一場球的日子,都成為了歷史。

  再普通不過的足球比賽,也可以是觀察社會變遷的一面棱鏡。時光倒回到20世紀40年代,那時的人們想要在西藏踢一場球,竟是種奢望。原來,足球在傳入西藏之後風靡全社會,但部分舊西藏的貴族勢力卻認為,青年人,尤其是青年貴族參加足球比賽,需要把代表貴族身份的服裝、頭飾等脫去,和下等人同場競技,這有違當時的社會等級觀念。于是,足球便遭到了禁止。

  如今,雪域高原早已換了人間。無論民族、地域、社會階層,所有人都可以共用體育帶來的健康、快樂,還有尊嚴。

【糾錯】 【責任編輯:丁峰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608121116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