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5/ 13 22:38:42
來源:新華社

全球連線 | 紅色足跡——李大釗在日本的留學經歷

字體:
  説起李大釗,大家一定都很了解。1919年他參與並領導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這是李大釗像(資料照片)

  但並不廣為人知的是,李大釗曾經在日本東京的早稻田大學留學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追尋李大釗在日本留學期間的紅色足跡。

↑點擊觀看視頻

  星星之火紅色問答:李大釗在留學期間,除了學習日語之外,還學習了哪門外語?(答案見頁面底部)

  李大釗1914年9月進入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學,又於1916年返回祖國。留學期間,李大釗不僅學習了基礎課程,還學習了經濟、法律等學科,也在這裡接觸到了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

↑早稻田大學校園

      早稻田大學本部校區位於日本東京新宿區。現在的留學生數量也在日本的大學中名列前茅,是許多學生首選的高等學府。距離李大釗在這裡留學已經過去一百多年,我們會找到哪些當年的印記呢

↑這是一份東京地圖,其中用紅色圈出的位置就是早稻田大學。

這是早稻田大學本部校區正門的對比圖。分別拍攝於2021年和李大釗就讀時期。

↑這是2021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教學樓與李大釗就讀時期教學樓的對比圖。

↑重新修建的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大樓,前半部分保留舊樓的特徵。

  我們首先來到早稻田大學歷史館

  歷史館的名人名言墻上有這樣一段文字:

  這是李大釗在1916年《新青年》發表的《青春》一文中的名言這裡展示的日文節選於原文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這段文字體現了李大釗渴望當時的中國能夠重新找回國家的春天這一急切的心情。

  歷史館展廳有一塊“留學生中的著名人”展板,上面寫着關於李大釗的介紹,介紹中説他是中國政治家,1914年進入早稻田大學學習,反對“二十一條”進而退學。歸國後在北京大學任教,是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

  遺憾的是,歷史館裏並沒有留下李大釗當年的任何實物。根據大學工作人員的指引,記者來到早稻田大學東伏見校區

  ***

  東伏見校區有一座安部磯雄教授的銅像。他和李大釗之間有什麼&&呢?

  早大的教授和工作人員透露,李大釗留學期間最關心的就是安部磯雄教授的經濟學講義。安部磯雄主張為人民爭取福利,思想上傾向於社會主義,李大釗曾常到這位教授的住處請教。

  接下來,記者來到東伏見校區大學史資料中心。這裡的工作人員拿出兩本學費記錄冊,這是李大釗曾經就讀過早稻田大學的最直接的證據之一。

  由於李大釗提前中斷學業回國,畢業紀念冊上沒能找到他的影像,但可以看到一些當時校園的照片,遙想當年的情景。

  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立刻奮起反對,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鬥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揭露日本帝國主義者侵略圖謀,號召國民起來自救。李大釗於1916年徹底中斷了在早稻田大學的學業,返回中國

  李大釗在短暫的留學生活中接觸了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結識了思想進步的教育家。而他也在留學期間發表了一系列政治色彩濃厚的文章。這段經歷對他的救國理念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重走這段紅色足跡,可以感受到他深切的憂國憂民之心。

***

  地址信息

  早稻田大學本部校區地址:

  東京都新宿區戶塚町1-104 

  1 Chome-104 Totsukamachi, Shinjuku City, Tokyo  

  最近的車站:“早稻田”(東京地鐵東西線上的一站,從車站到校區大概步行3分鐘

  距離東京羽田機場約23公里,車程約40分鐘。

 

  星星之火紅色問答答案:英語

 

  策劃:劉潔 鄭衛統籌:武巍 伍婧丹記者:杜瀟逸、郭威、郭丹、周昊婷(報道員)編輯:王海燕 王天聰 張加揚 伍婧丹 張晨岑 潘思危 鄒予

  歷史資料提供:早稻田大學大學史資料中心

新華社攝影部出品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

【糾錯】 【責任編輯:劉鐘靈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54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