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4/ 27 18:24:39
來源:新華網

理想的力量——寫在李大釗犧牲94周年之際

字體: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理想的力量——寫在李大釗犧牲94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斌、魏夢佳、邰思聰

  94年前的4月28日,北平,在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後,一個年輕生命始終堅貞不屈,最後英勇就義;

  94年來,他的名字,始終在神州大地閃耀,被無數人所懷念……

這是李大釗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他,就是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産黨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在李大釗犧牲日即將到來的日子裏,人們通過各種方式緬懷、紀念這位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今天,李大釗同志為之奮鬥的理想早已變成現實”——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在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

  穿越時空回望,是什麼力量,讓年僅38歲的李大釗視死如歸?他“為之奮鬥的理想”是什麼?理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帶著一係列問題,新華社記者就此進行探訪……

  重溫播火者初心

  “為了中華民富國強,為了民族再造復興,我願意奮鬥終生……”

  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主創團隊走進北大活動中,劇中陳獨秀扮演者于和偉(前左)、李大釗扮演者張桐(前右)與北大學生同臺演出(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4月20日,電視劇《覺醒年代》主創團隊走進燕園,身著長衫的“李大釗”“陳獨秀”,帶領北大學子們莊嚴宣誓……

  一句話,道出中國共産黨人穿越百年時空的不變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這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的李大釗故居(2019年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就是李大釗故居。

  “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釗在這裏度過了近四年時光。

  參觀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的李大釗故居參觀(2019年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居住期間,是李大釗文章的高産期,基本上每9天就寫出一篇文章。”李大釗紀念館管理處主任劉洋説。

  “為‘達到建立一個恢復民族自主、保護民眾利益、發達國家産業之國家之目的’,李大釗以大無畏精神投入到國民革命的實踐活動中。”北京市委黨校黨史黨建專家韋磊説。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英勇就義。

  他就義時的絞刑架,今天靜靜矗立在國家博物館內,成為0001號文物。

  “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是什麼,驅使李大釗英勇赴死?

  “為了讓這個國家騰飛、富強,他願意犧牲自己,去點亮人們心頭的火。”《覺醒年代》中,“李大釗”的扮演者張桐有感而發。

  “為共産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入黨誓詞,是一份承諾,更是一種理想和信念。

  革命理想高于天。瞿秋白、方志敏、劉胡蘭,焦裕祿、王進喜、孔繁森,從革命年代到和平時期,涌現出了無數無私奉獻、不畏犧牲的中國共産黨人名字……

  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約有2000萬。他們大多數是共産黨員,大多數無名無姓。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96萬……

  這是4月22日拍攝的李大釗烈士陵園。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什麼先烈們能夠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答案只有一個,這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中央黨校教授董振華説。

  放眼中國共産黨100年,正是因為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産黨人才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夢想一定能照進現實

  “我們批評或採用一個人的學説,不要忘了他的時代環境和我們的時代環境就是了。”北大圖書館大釗閱覽室內的常設展上,一本《新青年》上登載了李大釗撰寫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100多年過去,馬克思主義和“時代環境”相結合——一條由中國共産黨人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鋪展在世界東方,令世界為之矚目: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位置已有多年,經濟實力、國際競爭力都邁上了大臺階。

  “李大釗以開拓者的無畏姿態,旗幟鮮明地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國的導星’,並積極付諸行動,最終形成了與中國實際相適應的政黨。”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林齊模説。

  李大釗為之奮鬥的理想,早已變成現實……

  他呼吁成立“強固精密的組織”——李大釗等先驅創建的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正從站起來、富起來邁向強起來。這個擁有91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歷經考驗仍風華正茂。

  他呼吁“保護民眾利益”——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億萬人民翻身做主人,到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從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係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穿越時空……

  他呼吁“發達國家産業”——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已突破100萬億元;220多種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高速鐵路營運總裏程居世界第一……

  “100年的歷史證明:社會主義沒有欺騙中國。”《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説,今天,社會主義中國的蓬勃發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信服地説明瞭一百年前先哲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近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能看到,以李大釗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理想已成為現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會長朱善璐説。

  理想,是人們的奮鬥目標和精神支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群體理想。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為實現共同理想共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會無比強大,夢想就一定能夠照進現實。”董振華説。

  這是4月22日拍攝的李大釗烈士陵園。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凝聚起億萬民眾的磅薄力量

  今年3月,一本歷經20多年編著的《李大釗年譜》向社會發布,以大量史料全面記述了李大釗的一生。

  “‘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正是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對社會、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促使李大釗奮不顧身,置個人生死于度外,這種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共産黨人的血液中。”負責編著《李大釗年譜》的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楊琥説。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兒女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源泉。

  “雖然時代不同,但以愛國主義為內核的大釗精神可以一代代傳下去。”中共預備黨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本科生姜如雪説,“未來我希望能成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讓更多學生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的魅力。”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共同的社會理想,就等于沒有靈魂。

  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回望李大釗短暫一生,歷史昭示未來:理想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復雜形勢,面向未來,必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信仰凝聚起億萬民眾的磅薄力量。

  “今天,重尋李大釗的信仰和初心,補足精神之鈣很有必要。”林齊模説,當前開展黨史教育,就是要向李大釗等優秀共産黨人學習,“有了共同的信仰,我們的黨才能有凝聚力,才能擔負起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國際風雲變幻多端,改革發展任務艱巨而繁重。

  “今天,我們要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鼓舞人,引導人們尤其是青年正確認識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把共同理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全社會的力量團結和凝聚起來。”董振華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作為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和教學者,我們要有自己的擔當,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闡釋好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陶文昭教授説。

  人們堅信,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李大釗先生所夢想的“黃金時代”就在前方!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738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