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16 20:36:30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最早黨章深藏處,成了新春“打卡”地

字體:

  新華社寧波2月16日電 題:最早黨章深藏處,成了新春“打卡”地

  新華社記者顧小立

  2021年春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的張人亞黨章學堂裏十分熱鬧。一波又一波市民和遊客紛至遝來,在學堂各處“打卡”參觀,合影留念。

  “今年我們響應號召留在寧波過年,社區幹部告訴我們,這個學堂裏有本紅色‘寶貝’值得一看,我們就帶著孩子過來想一睹真容。”在學堂門口,在北侖區工作了十多年的唐女士説。

  紅色“寶貝”究竟是什麼呢?走進學堂內部的張人亞事跡陳列室,一本在顯要位置擺放的小冊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中國共産黨的第一部黨章。

  張人亞黨章學堂中的中國共産黨第一部黨章,原件藏于中央檔案館。(張人亞黨章學堂供圖)

  “這部黨章便是學堂的‘寶貝’,原件目前藏于中央檔案館。”北侖區委黨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部黨章之所以能在戰火之中保存下來,背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曲折故事。

  出生于1898年的張人亞,早年間是上海老鳳祥銀樓的一名金銀首飾制作工人。1922年,張人亞加入中國共産黨,是上海當時最早的一批工人黨員之一。中共二大會議結束後,中央領導機構按照規定,將大會通過的章程等文件鉛印成冊,分發給包括張人亞在內的黨內有關人員學習貫徹。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白色恐怖籠罩上海。張人亞十分擔心黨章和相關文件、書刊的安危,就將這些資料秘密帶回寧波老家,托父親張爵謙代為保管。張爵謙編了個“不肖兒在外亡故”的故事,為張人亞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衣冠冢”,並用油紙裹好文件等藏進空棺裏,這一藏就是數十年。

  新中國成立後,耄耋之年的張爵謙叫來三兒子張靜茂,告訴了他深埋在心底幾十年的“衣冠冢”秘密,並要求張靜茂將黨章等上交國家。而直到2005年,張家後人才正式得知,早在1932年,張人亞便因長期帶病工作,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2017年張人亞黨章學堂正式建成,這是學堂一景。(張人亞黨章學堂供圖)

  近年來,北侖區霞浦街道會同市、區兩級相關部門,數次輾轉走訪上海、瑞金等地,尋回文獻復制品34件,整理完成超過5萬字的史料,于2017年在原“衣冠冢”附近建成了張人亞黨章學堂。

  “中國加油,一心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學堂內的一面墻上,“初心寄語”貼得滿滿當當。“90後”講解員童思琪告訴記者,自2017年開放至今,這裏已累計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00批次參觀者提供初心教育服務。

  2021年春節期間,不少遊客在張人亞黨章學堂“打卡”參觀。(張人亞黨章學堂供圖)

  童思琪説,今年春節期間學堂專門準備了初心“六個一”套餐,主要內容包括參觀一次紅色展覽、觀看一部紅色視頻、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聆聽一堂專題黨課、分享一句初心感悟、欣賞一部文藝精品等,深受群眾歡迎。

  霞浦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當地將打造串聯菜場、公園等區域的15個“和美黨建”綜合體,讓學堂走出院子,讓黨建融入民生,讓紅色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710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