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會同相關部門在天津完成首次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工作。11家中外企業26個冠脈支架産品參與投標,通過公開競價,産生擬中選産品10個,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心臟支架相同産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産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産品平均降價95%。
心臟支架價格“跳水”,可解諸多患者的燃眉之急。我國冠心病發病率近年持續攀升,統計顯示,近10年,冠心病手術量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年增長10%~20%,心臟支架的使用量隨之增加。由于價格昂貴,小小的支架,過去曾難倒了很多人。這次降價幅度之大、惠及面之廣,均超出想像,此事引發社會熱議在情理之中。
心臟支架的議價模式,為擠幹耗材價格水分提供了參照。多年來,心臟支架價格始終談不下來,這次國家醫保局會同相關部門做成了這件難事,足以證實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的巨大威力。將該議價模式照搬到其他耗材上,有望帶動耗材出現降價潮。由于每位患者或多或少要使用不同的耗材,因此,所有患者都將從中受益。
降低支架等耗材的價格,亦是醫藥改革的重要一環。“以藥養醫”和“以耗養醫”,是導致醫療負擔難降的兩個重要因素,隨著取消藥品加成等政策落地,目前“以藥養醫”已不再成為問題,但“以耗養醫”仍然廣泛存在,成為醫院回歸“以技養醫”正確軌道的絆腳石。心臟支架降價是一個積極信號,預示著取消“以耗養醫”的號角已經吹響,“耗材真耗財”等頑疾有望得以治愈。
在肯定之余,也需正視擔心和顧慮。網民的擔心最為直接:價格這麼低,患者敢用嗎?黃金賣出白菜價,既可能撿到便宜,也可能買到假貨,有時反而讓人不敢掉以輕心。因此,降價之後,心臟支架市場如何監管,品質和價格的關係如何處理等,都要提前謀劃、細致設計。
從1.3萬元下降至700元,降幅令人怦然心動,卻不是全然沒有風險。當前心臟支架生産企業不少,但受追捧的産品不多,競爭不夠充分,市場就會涌動壟斷的暗流。2016年,在國內首宗醫療器械價格壟斷案中,被處以1.185億元罰款的企業,其主營産品就是心臟支架。除了壟斷,“不讓價”的賣方強勢姿態仍歷歷在目,如今企業作出重大讓步的驅動力在哪,尚需觀察研究。尋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場的天性,降耗材價格,靠的不是美好願望和盲目信任,而是議價的底氣和把控市場的實力。
還要看到,離開了“數量”這個關鍵因素,談價格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當價廉者難得、價高者易得時,價格再低,民眾也難以得到實惠;當價廉者質劣、價高者質優時,患者就會陷入要品質還是要價格的兩難境地。過去無論藥品還是耗材,都曾面臨有價無市、低價斷供等“中標死”窘境,若想這類現象不再重演,不僅要靠充分的説明和論證,更要靠看得到實效的行動。
心臟支架進入心臟這個重要器官,是救命還是致命,主要取決于産品品質。讓心臟支架保持廉價只是第一步,讓品質和價格都得到確保,還需邁好更為艱難的第二步、第三步。支架大幅降價令人欣慰,但對此保持清醒不僅不多余,而且是兌現這一利好、穩妥推進耗材招採改革的前提條件。(作者:羅志華)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