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李延霞)針對近期在部分地區出現不法分子偽造中國銀保監會文件,謊稱賬戶被凍結向消費者實施詐騙的情況,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23日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均無權直接凍結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銀行賬戶,消費者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謹防上當受騙、資金受損。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表示,不法分子的慣用手法是,首先以可獲得便捷網絡貸款、小額貸款等名義聯繫消費者,誘導消費者下載釣魚軟件進行注冊或提供個人資訊;然後提出因消費者提供的資訊不符、不實、賬戶有異等各種理由而導致被銀保監會凍結資金。同時利用偽造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文件”“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凍結XX賬戶的通知”等材料,或銀行卡凍結截圖等,要求消費者繳納保證金、認證金等錢款才能解凍賬戶,否則需承擔法律責任。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均無權直接凍結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銀行賬戶,更不會向消費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證金、認證金等名目的費用。消費者遇到類似情況要保持頭腦冷靜,切勿被不法分子所謂“賬戶資金被凍結”“將承擔法律責任”等説辭迷惑。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表示,消費者如果有資金融通需求,應通過正規渠道從金融機構辦理。對于陌生來電、非正規網絡途徑推銷“低息快捷”“免抵押擔保”貸款業務的行為,應提高警惕,注意保護個人資訊,不隨意點擊不明連結,不向來歷不明的賬戶或個人匯款。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