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春運的大戲又在各地上演。倣如潮汐輪回,又似人類的候鳥遷徙,一道道人流涌動在回鄉的路上。
春運,這是中國大地上特有的敘事,更是無數人刻骨銘心的經歷。
近日,羊城晚報攝影記者鄧勃的一組春運圖片在網上飛傳。從2000年起,他追隨著春運的潮流,不懈拍攝了20年,錄下一幅幅珍貴的畫面,講述著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廣州火車站,為買到一張寶貴的返鄉車票,排隊的人們胸貼胸,不分男女,相識不相識的,全都擠為一體,有的人竟站在隊伍中睡著了;在車站裏,為了擠上車,一位女孩倒栽蔥似地從半開著的車窗栽進車廂;更多的人幾乎是腳不沾地被人流擠上車。也有沒擠上車的,雖然有票,但車廂實在容納不了超載的人流。
車廂內,連坐都成了奢侈的事,座位下擠著人,座位站著人,連行李架、廁所裏也擠滿人,車廂幾乎被擠成人肉罐頭。
這是記者鏡頭裏綠皮車時代的春運。而更多“人在囧途”的故事或比這更坎坷更辛酸。
有年南方冰災,廣州火車站滯留幾十萬乘客,在車站廣場,為疏散病倒的乘客,人們只好從人群頭頂上向外接力轉運。從鐵路員工、警察到武警戰士更是幾天幾夜不合眼。那幾位累得站立睡著的戰士,已永遠融入這座城市的記憶。
但不論經歷多少磨難,人們依然義無反顧地踏上歸程,因為家鄉在遠方,親人在呼喚。
春運,是鄉愁,也是企盼。春運的主角,無疑是千百萬的外來工。改革開放以來,一年一度的春運轉瞬已40余年,但春運的主角始終未變——
40多年來,一批批一群群走出田野的人們潮水般涌入城市,涌向長三角、珠三角。在街道、在車間、在工地,到處留下其足跡和汗水。當他們乘著春運列車返鄉時,身後留下的是成片的高樓大廈,以及源源不斷輸往世界各地的豐富商品。
剛公布的數據顯示,廣東省2019年的GDP預計將達到10.5萬億元,為全國首個超10萬億的省。若以單個經濟體計,廣東省不僅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一,在全球也雄居第13位,甚至超越某些發達國家。但僅僅在數十年前,廣東還是一個經濟落後,各方面在全國幾乎排不上名次的省份。
這一切的變化,顯然與千百萬的外來工息息相關。對他們,我們實在應報以感激之心。
春運,改變著經濟,改變著生活,也改變著千百萬人的命運。當初渾身土氣一臉茫然的人們,如今有的成了各行各業的骨幹,有的還成為領軍人物。中國人以自己的勤勞和不畏艱苦創造出巨大財富,令世界刮目相看,國富民強也正由夢想化為現實。
春運本身,也隨著時序更替換了容顏。從無窗無座,走走停停,似乎永遠到不了終點的悶罐車和綠皮車,再到疾馳如飛的動車高鐵;從拼死擠活排幾天隊的現場買票,到網上預訂再到刷臉上車,曾被多少人視若畏途的春運,也隨著動車高鐵的普及,隨著出行方式的多元,漸漸露出溫馨時尚的一面。
再看春運中的主角們,那一身“行頭”也悄然生變,單看穿著,誰又能分別得出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呢。
春運,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春運,是中國一道無法抹去的風景。(閱盡)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