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27日電(記者王靖)記者27日從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行政公署獲悉,盟裏日前舉行的“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鹽鹼水稻現場測産驗收評議會”上傳來好消息,耐鹽鹼水稻平均畝産稻谷突破一千斤。
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揚州大學、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的6位專家組成的測産專家組,現場對“興鹽係列”水稻進行取樣收割。經過專家測評,在PH值8.8至9.6,鹽度含量在5‰至6‰的土地上,耐鹽鹼水稻平均畝産稻谷達508.8公斤。
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執行站長王世剛説:“我們下一步打算在今年試驗的基礎上,還要創新,還要改革,把耐鹽鹼水稻品種再次培育和優化,使品質更好,産量更高。”測産專家組組長,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來永才説:“在生産要素不變的前提下,我認為持續加強科技攻關,耐鹽鹼水稻還將會繼續在鹽鹼地上産生奇跡。”
興安盟屬于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8年10月,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興安盟揭牌。袁隆平院士帶領專家團隊加快引進推廣最新培育的“耐鹽鹼雜交水稻”品種和先進技術,在科爾沁右翼中旗建設960畝耐鹽鹼水稻基地,採用邊試驗示范,邊推廣的技術路線,助推當地貧困人口增産增收、脫貧致富。此次耐鹽鹼水稻現場測産,不僅為興安盟鹽鹼中低産田提升為中高産田注入希望,更為我國同等條件下的鹽鹼地水稻種植提供了科學依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