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不只體現在表面的光鮮,更體現在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尊重與關懷上。
據媒體報道,27日,一段火車站的廣播突然火了,點擊超百萬。微博視頻裏有一位老太太坐在火車站人群中乞討,而車站廣播迴圈播放:該老大媽家庭生活條件優越,請各位旅客辨別真偽,請勿上當。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個火車站正是杭州東站,還有不少網友説,杭州東站幹得漂亮。
老人或殘疾人當街乞討,甚至攔住行人強討的事情,並不鮮見。很多時候,人們或是躲開,或是給點錢,並沒有人去深究個中的具體情狀。不過,杭州東站這個老太太的情況顯然有所不同。老太太的家境很不錯,車站人員也曾專門到府了解過,老人的兒子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些。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人力挺車站廣播的原因所在。你看,老太太生活富足,還要出來乞討,甚至強討,遇到勸阻還吐口水、躺地上撒潑,確實不佔理。對這樣的人,通過迴圈廣播提醒顧客注意,情非得已,正常得很。但除了使用高分貝的大喇叭喊話,火車站、派出所等相關部門(機構),果真窮盡了所有的可能,沒有了其他解決的辦法?
答案或不盡然。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什麼部門或者機構,或者哪個人,俯下身,傾聽了乞討老太太的聲音,她為什麼要這麼做。然而,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各種聲音都有,唯獨沒有核心當事人的聲音。這顯然有些不合常理。老太太的失聲,或許正是這一事件愈來愈走向“死結”的根源。
從報道看,杭州東站方面的勸阻工作也不無簡單粗暴的嫌疑:先是阻止老太太賣地圖,這才引發老太太開始行乞強討。繼續勸阻無效,然後又有警方介入,依然無功而返。直至現在的大喇叭廣播,則無疑達到了簡單粗暴的頂峰。
可以説,有關方面與乞討老太太的溝通過程就是一種典型的“無效溝通”,只見“阻攔”,卻少見“疏導”;太多冰冷的“例行公事”,鮮見春風化雨般的平等溝通。其結果也只能是不斷刺激事件“升級”,不斷“變味”。以大喇叭“廣而告之”的方法對付一個孱弱的老人,映照出來的是一些管理理念上的深深病灶。
其實,有關各方的管理完全可以更精細、更精準、更具人情味兒。無需用“無證經營”一棍子將在車站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打跑,也不要因為老人衣食無憂還出來乞討就抱有偏見,更不要一遇到個體的不服從就將其弄成“千夫所指”的壞人……
老太太執拗些,思想上不容易轉彎,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採用更強制的辦法壓制她。完全可以多一些溫和的交流,多一點耐心的傾聽,多一份同情與理解。
一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不只體現在表面的光鮮,更體現在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尊重與關懷上。城市的生命與生機,恰恰在于人與事的多樣化。任何一律苛求的做法,不僅在事實上行不通,也不符合城市的發展需要,其與治理現代化也南轅北轍。□斯遠(媒體人)
-
城市交通出行行業不需要“特別保護”
網約車與計程車並非完全對立的關係,兩者本身各有優勢,可以形成互補之勢,共同為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服務。2018-10-18 08:49:02
-
旅遊城市“專坑外地人” 不能只靠事後查處
像平遙這樣用“假陳醋”坑人的事情,僅僅是各地旅遊亂象的一個縮影。要治理這樣的問題,管理部門還需多動動腦筋,不能滿足于“亡羊補牢”。2018-10-11 08:52:06
-
廣場舞佔路,城市管理部門不應“繞道走”
廣場舞作為群眾的一項自娛活動越來越普及,許多中老年人熱衷于此,社會對其評價也褒貶不一。2018-09-10 09:00:2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