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28日發布的《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下稱“白皮書”),這是首次由政府部門對外發布的普惠金融白皮書。據了解,國務院2015年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范》),明確提出要強化普惠金融宣傳、定期發布普惠金融白皮書。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當前,《規劃》的五年實施期已過半,各方面工作已初具成效。”
據該負責人介紹,近五年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主要取得的成效包括: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薄弱領域金融可得性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品質明顯提高,金融扶貧攻堅成效卓著,金融基礎設施和外部環境逐漸改善。
從數據上看或許更直觀。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營業性網點22.76萬個,較2013年末增長8.5%,銀行業網點鄉鎮覆蓋率達95.99%;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30.74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73.1%;銀行業涉農貸款余額為30.95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48.2%。
除了服務覆蓋面的拓寬和服務客群的下沉,銀行還通過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線上信貸服務,促使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品質明顯提升,銀行業也得以持續減費讓利,降低普惠金融融資成本。白皮書顯示,2017年大中型商業銀行對普惠金融客戶的全年減費讓利總金額約為366.74億元。
白皮書指出,我國的普惠金融發展,形成了若幹基本經驗。
其中,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是普惠金融發展的根本動力。應明確市場作為發展普惠金融的主導作用,構建成本可算、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模式。白皮書還強調,應優化政府在推進普惠金融發展中的作用,還要及時糾正市場失靈和激勵扭曲,形成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互補充的良好局面。
數字普惠金融引領,是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出路。應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延伸服務半徑,擴大服務覆蓋,降低服務門檻和服務成本。運用技術創新緩解普惠金融領域突出存在的信用、資訊和動力問題。
不過,盡管金融科技可以降低普惠金融成本,但也不乏違法、違規金融活動以“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的名頭進行包裝。
對此,白皮書提出,遏制亂象、防范風險,是普惠金融發展的基本底線。“技術進步為普惠金融帶來金融服務創新的同時,也伴隨著打著普惠金融旗號追逐暴利、從事違法違規活動的亂象,嚴重侵害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白皮書稱,需要認清普惠金融的金融本質和風險屬性,還要提升普惠金融領域信貸資産品質,避免出現不可持續的發展態勢。(記者 張瓊斯)
-
銀保監會首次發布普惠金融白皮書
據介紹,為階段性總結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成果,落實《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定期發布普惠金融白皮書”要求,銀保監會牽頭編寫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擬于近期出版發行。2018-09-28 15:35:14
-
易會滿闡釋普惠金融困境:提升風控是最大商業可持續
2018-09-27 08:50:07
-
工行全面升級普惠金融服務 力爭普惠貸款三年翻一番
工商銀行26日宣布全面升級普惠金融服務,力爭普惠貸款年增幅30%以上,普惠貸款三年翻一番,發揮好大行的“頭雁”效應。2018-09-26 20:22:20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