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1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田世宏分別介紹了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持續解決“準入不準營”的問題和深化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制度改革,營造公平市場競爭環境等方面情況。
“證照分離”改革將全國推行
馬正其表示,開展“證照分離”改革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釋放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重要舉措。
據介紹,2015年12月,上海市浦東新區首推“證照分離”改革試點;2017年9月,國務院部署在更大范圍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今年9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要在前期上海等地試點和深化改革的基礎上,從11月10日起,在全國對第一批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實施“證照分離”改革。這是繼“多證合一”改革之後,創新監管體制機制、推動資訊互聯共用,進而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又一項綜合性改革。
馬正其説,“證照分離”改革以突出“照後減證”為原則,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將許可類的“證”分別採用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4種方式分離出來,進一步厘清“證”“照”關係,理順“證”“照”功能,讓更多市場主體持照即可經營,著力解決“準入不準營”的問題,真正實現市場主體“一照一碼走天下”。
“實踐證明,改革試點有效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了顯著成效。”馬正其説,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已達1.05億戶,實有企業數量3233.54萬戶,日均新增企業數量也由改革前的0.69萬戶上升到2018年的1.83萬戶。通過改革,還促進和改善了營商環境,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2013年至2017年,我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由第96位上升到第78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由第158位上升到第93位,大幅提升了65位。
改革重長效建機制
如果説,此前各地改革試點方案是基礎版,那麼此次全國推開的“證照分離”改革升級版與之前有哪些不同?
對此,馬正其表示,一是在改革方式上,明確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4種方式在全國實施“證照分離”改革;二是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三是加快建立以資訊歸集共用為基礎、以資訊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馬正其説,改革要始終把握3條基本原則:一是突出“照後減證”,能減的盡量減,能合的盡量合。也就是該由政府管的一定管住,該由市場來調控的一定放夠;二是做到放管結合、放管並重、寬進嚴管。放的目的是為了搞活市場,激發大家的活力。如果放以後,管跟不上去,出了問題,反而影響經濟的發展,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所以,放的前提一定要在管得住的基礎上放;三是“堅持依法改革,于法有據,穩妥推進”。
馬正其説,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關鍵還是要建立長效機制和平臺,同步探索推進中央事權與地方事權的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做到評估成熟一批復制推廣一批,逐步推動減少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對所有涉及市場準入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改革模式進行分類管理,最終實現改革全覆蓋,為企業進入市場提供便利。
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
在深化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制度改革方面,田世宏表示,9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壓減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三分之一以上並簡化審批,為市場主體減負。深化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制度改革,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大措施之一。
田世宏説,本次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幅壓減許可證管理目錄。改革取消了14類産品,推動其中部分産品轉認證,下放了4類産品由省級部門實施,取消幅度達37%。
——全面推動“一企一證”改革。對繼續實施生産許可證管理的産品,按照“一企一證”的要求發證。凡是跨類別生産的企業,新申請許可證時,一並審查頒發一張證書;換發許可證時,將多種類別産品的許可合並到一張證書上。
——著力調整産品檢驗和現場審查兩個關鍵環節。在全國范圍內,將發證前産品檢驗,改為由企業在申請時提交符合要求的産品檢驗合格報告,這樣節省時間,保證快速地發證書。
——加大證後監管力度。對通過簡化程式取證的企業,加強企業“一單一書一照一報告”(即申請許可證需提交的申請單、承諾書、營業執照和産品檢驗合格報告)承諾公示,加強後置現場審查。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對生産許可證制度做了大量調整,許可的産品類別已從最高487類,縮減到這次改革前的38類。田世宏説,在前期改革基礎上,著力壓減生産許可證管理目錄、簡化審批程式,營造更加公開透明便利的準入環境,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
“證照分離”改革要“照後減證”、寬進嚴管、于法有據
9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全國有序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持續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全國將如何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與試點階段的改革措施有什麼不同?與現有法律法規如何做好銜接?國新辦21日召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司法部政府法制協調司司長趙振華對此進行了解讀。2018-09-21 15:49:30
-
證照分離改革:“先證後照”到“照後減證”變了什麼
2018-09-14 07:06:20
-
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若幹舉措:“證照分離”再升級
馬正其説,改革要始終把握3條基本原則:一是突出“照後減證”,能減的盡量減,能合的盡量合。田世宏説,在前期改革基礎上,著力壓減生産許可證管理目錄、簡化審批程式,營造更加公開透明便利的準入環境,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18-09-22 07:30:20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