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雪龍”號9月21日電 記者手記:在北極的“出行”體驗
新華社記者申鋮
北極冰天雪地,赴北極科考怎麼去?抵達北極開展海冰作業、浮標布放等任務時,怎麼上冰?怎麼搬運設備?在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中,記者有幸跟隨考察隊體驗了北極獨特的幾大出行方式。
“世界盡頭”的北極,要想探究它,必須先抵達。科考隊搭乘的“雪龍”號科考船成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雪龍”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極地科學考察船,也是一艘可以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含0.2米雪)。自1994年首次執行南極科考和物資補給運輸以來,“雪龍”號已多次赴南極和北極,“足跡”遍布五大洋。
記者看到,進入冰區後,紅白相間的“雪龍”號在北極海冰中蜿蜒穿行,宛如在白色畫布上添上最鮮艷、動感的一筆。然而,“雪龍”號並非所向披靡。此次考察隊抵達高緯地區後,海冰冰情嚴重,航行艱難。很多厚重的浮冰,“雪龍”號多次撞擊也紋絲不動,只能繞道而行。
隨著“雪龍”號到達冰區,北極科考的重要內容之一——冰站作業隨即開始。由于不少海冰厚度不夠,“雪龍”號無法停靠。因此將科考隊員從科考船運送到冰上,就得依托更加靈活的“黃河”艇了。
每次冰站作業開始前,平日裏被藏在船艙中的“黃河”艇被吊至船舷外側,隊員們把所需的科考物資搬至艇上。為了確保人身安全,裝好物資的“黃河”艇會被吊放至海面上,隊員們再分批乘坐吊籠到艇上。隨後,“黃河”艇緩緩駛離“雪龍”號,直奔作業海冰。和龐大的“雪龍”號相比,“黃河”艇小巧玲瓏,兩者宛如母子一般。
本次科考中,考察隊布放了14個GPS海冰漂移浮標。由于浮標要布放在不同的海冰之上,此時就是“海豚”直升機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有了直升機,在條件較為復雜的北極高緯地區,我們也可以方便快捷地到達作業目的地。直升機每次飛行可以布放3到5個浮標,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考察隊首席科學家助理雷瑞波説。
他介紹,浮標陣列的布放可用于研究海冰漂流的運動軌跡和冰場形變,有利于定量刻畫海冰的流變學性質及其尺度效應。
除了布放浮標,在此次考察中,直升機機組還完成了尋找航行水道、長期冰站貨物吊運、航空拍攝等工作,共執行了12架次的飛行任務。
“雪龍”、“黃河”、“海豚”,這些極地特有的“交通工具”,上天入海,乘風破浪,承載著科考任務而出,滿載著科研成果而歸,為北極科考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撐。
-
北極浮冰上建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日常工作是防熊
值得一提的是,冰站設立在北極浮冰上。為什麼要在浮冰上布站?冰站是如何選址的?布設冰站又有什麼風險?2018-08-30 07:37:22
-
中國北極科考隊乘“雪龍”號駛出北極圈
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北冰洋科學考察任務,8日乘“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駛出北極圈。2018-09-08 19:54:24
-
“中國造”無人冰站首次在北極“上崗”
隨著最後一個短期冰站作業結束,8月25日,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九次北極科考(以下簡稱“九北”)冰上作業宣告順利完成,這也意味著雪龍船將正式調轉船頭開始南行駛離冰區。2018-08-29 07:10:56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