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好事壞事,能出名就行,只要出名就能到輿論的關注甚至因此獲利。這種歪曲的觀念一旦廣泛形成,道德的約束力將會進一步下降,部分人行惡俗之事只會更加肆無忌憚。
近日,從濟南開往北京的高鐵上,一“霸座”男子走紅網絡,其後的各種言行也受到網友的強烈關注。9月3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了8月份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公示,新增因嚴重失信行為而限制乘坐火車嚴重失信人247人。“霸座”男子孫赫出現在“黑名單”中,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別。(《廣州日報》9月4日)
高鐵霸座男孫赫終于為自己的無賴撒潑行為付出了代價,在被濟南鐵路公安處給予治安罰款200元的處罰後,近日又上了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的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別。
當日,孫赫在高鐵上百般無理霸座,乘客、乘務員卻無可奈何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就當大家以為對此等無賴毫無約束辦法時,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別的懲罰終于來臨。孫赫遭此懲罰,純屬咎由自取,網友點讚就是真實民意的體現:對于缺乏規則意識,甚至涉嫌擾亂公共秩序的人,就該重拳出擊。
盡管民意洶涌,有關職能部門也對這種行為予以了處罰,但孫赫本人以及部分自媒體,卻似乎“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利用高鐵霸座這一熱點,肆意炒作。
在孫赫本人第一次就霸座事件道歉後不久,網絡上又爆出一段他坐在輪椅上的視頻,視頻中他下半身披著小毯子在輪椅上,被推著笑對鏡頭揮手,並喊話“龍哥,幫我推一下,感謝一下滴滴”。不但挑釁批評他的網友,還調侃了昆山砍人案死者劉海龍和滴滴順風車兇案。而近日,細心的網友發現,孫赫在新浪微博以及今日頭條等平臺都進行了認證,認證標簽為“高鐵‘霸座’事件當事人”。而孫赫也不忘蹭蹭熱點,發表支援涉嫌性侵企業家的言論。
為了博出位,孫赫可謂極盡惡俗之能事,作為一起負面事件的當事人,不是向公眾傳遞出誠懇悔改的態度,反而借機炒作自己,儼然一副因禍得福的姿態,著實可恨。如此炒作不僅會消解社會就霸座事件引發的嚴肅討論和基本共識,更傳播了一種極其錯誤的榮辱觀、價值觀。管他好事壞事,能出名就行,只要出名就能得到輿論的關注甚至因此獲利。這種歪曲的觀念一旦廣泛形成,道德的約束力將會進一步下降,部分人行惡俗之事只會更加肆無忌憚。
霸座男把自己炒作成“網紅”“大V”,根在其三觀不正,但也有自媒體的煽風點火與推波助瀾作祟。一個遭受輿論普遍批評的人,拍攝的挑釁網友的視頻能得到大力推介,被廣泛傳播。這些自媒體之所以“以醜為美”,歸根究底還是為了所謂的流量,聚集人氣進而帶來商業利益。
如此操作,已然擊穿了倫理底線——為了商業利益,全然不顧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甚至犧牲社會效益來換取經濟利益。難道作惡還成了值得炫耀的事情?
當然,並不是説孫赫們就不能在網絡上發聲,但各類平臺不可給他們的惡俗炒作博出位提供渠道,甚至主動為他們造勢。為惡俗博出位行為站臺背書,看似收獲了如蜜糖一般甜的流量,最後卻必然是致命的砒霜。在短暫收獲流量的同時,卻會造成關乎立身之本的公信力的流失,更會敗壞整個輿論生態,絕不可小覷。
總之,惡俗博出位的行為不該有市場,“以醜為美”的病態三觀也該堅決得到抵制。我想,無論是霸座男孫赫本人,抑或是在此次事件中渾水摸魚的自媒體,都應反思自查。(夏熊飛)
-
一周“熱點網評”:“霸座式”耍賴怎麼治 “輿論監督”不是“大生意”
對號入座是乘坐高鐵等交通工具的基本規則,為什麼有人會“理解不了”?面對霸佔別人座位還態度惡劣的乘客,高鐵工作人員為何“妥協”了?2018-08-26 15:52:01
-
先有執法不嚴,後有“霸座”風波
恰恰是由于公權力的不作為或亂作為,令人肉搜索具有了某種“正當合理性”與“現實必需性”,兩者一體兩面,相生相克又相互依存。2018-08-24 08:28:06
-
新華網評:治“霸座式”耍賴不能僅靠曝光
希望鐵總向民航局學習,給自己人撐撐腰,給乘客壯壯膽,讓“霸座式”耍賴絕跡。2018-08-23 20:03:4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