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2018年半年報披露結束,只在基金年報、半年報中披露的持有人數據全貌浮出水面。數據顯示,繼2017年末機構持基比例下滑至50%以下後,2018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再次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半年報數據亦揭開了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操作策略。在上半年大幅震蕩的股市中,機構大舉減持混合基金,增持債券基金,採取“防守”的選基策略,而個人投資者卻更注重“攻守兼備”,在高風險和低風險基金上均有所增持。
機構持基比例繼續下降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在公募12.19萬億份中,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達到5.35萬億份,佔比43.89%,較2017年末的機構持基比例48.98%下降了5.09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機構持有基金份額再次低于50%。隨著A股逐漸成熟,2015年上半年,機構持基比例首次超過50%,此後,這一比例穩步攀升,並在2016年末達到57.47%的歷史高點,2017年上半年,機構持基比例仍維持在52%左右。直至2017年末,機構持基比例在維持近三年高位後,再次降至50%以下,為48.98%,這在業內人士看來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如今,機構持基比例繼續大幅下降,從側面折射出在不確定性因素仍未消除的背景下,機構對未來股市的態度。有基金分析人士表示,機構持基比例的變化鮮明地反映出A股在通往成熟化過程中存在一定反覆,機構與散戶之間博弈激烈,未來機構佔比這個指標的變化值得進一步追蹤。
持基策略分化
機構的上述態度也反映在其對基金的操作策略上,上半年,機構大舉減倉混合基金,增持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採取“防守”的選基策略。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構減持混基最為兇猛,持有比例從2017年末的41.17%降至2018年上半年末的31.52%,持有份額從5985.06億份降至4376.69億份,減少了1608.37億份。在風險較高的股票基金中,機構持有比例僅增加了1.78%。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上,機構加大了增持力度。數據顯示,債券基金的機構持有份額從2017年末的16281.96億份增至21142.04億份,增加了約4860.08億份,持有比例提高了2.12個百分點。
再看個人投資者,其在2018年上半年的操作策略更注重“攻守兼備”。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持有混基的比例從2017年末的58.83%增至2018年上半年的68.48%,增加了9.65個百分點。同時,個人投資者持有貨基份額增加了13040.98億份,成為貨基購買的“主力軍”。而在股票基金、債券基金上,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的變動均不大。(記者 王炯業)
基金持有人結構變化情況一覽
(2018年半年報與2017年年報數據對比)
變化(億份) 變化 變化(億份) 變化
(個百分點) (個百分點)
基金 | 機構投資者持基份額 | 機構投資者持基比例 | 個人投資者持基份額 |
個人投資者持基比例
類型 |
FOF | -1.56 | -4.56 | 28.44 | 4.56 |
QDII | 30.07 | 4.78 | -49.02 | -4.78 |
保本型 | -296.42 | -0.29 | -631.07 | 0.29 |
股票型 | 321.39 | 1.78 | 488.31 | -1.78 |
混合型 | -1608.37 | -9.65 | 956.46 | 9.65 |
貨基 | -1776.53 | -8.39 | 13040.98 | 8.39 |
債券型 | 4860.08 | 2.12 | -76.07 | -2.12 |
-
證金最新投資蹤跡:二季度大手筆增持銀行保險股
深度挖掘銀行股、保險股2018年半年報發現,二季度,證金公司依舊保持強有力的增持力度,並通過大幅增持釋放出看好上市銀行、保險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和價值持續提升的信號。2018-08-30 08:24:05
-
自營業績分化加劇 券商投資弱市尋機
記者了解到,部分券商對下半年自營業務持謹慎樂觀態度。業內人士指出,預計下半年券商自營業務會逐漸加大布局,創新投資模式也會越來越多。2018-08-30 08:03:20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