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28日電(記者吳宇、黃揚)上海海關28日宣布,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歸類先例”模式試點,為包括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企業在內的廣大海外企業將更多優質新産品帶入中國解決歸類難題。
據上海海關歸類分中心副主任鄭琦介紹,“企業歸類先例”模式,即將過去以單個商品為單元的海關歸類升級為以企業為單元的解決方案,通過幫助企業建立歸類數據庫,提升歸類的預知性、準確性和安全感。
鄭琦表示,相關高資信合規企業的歸類數據庫將率先並入海關總署“歸類先例輔助查詢係統”,為同類型企業進出口歸類提供案例參考,形成行業同質輻射效應,這也是“企業歸類先例”模式名稱的含義及其意義所在。
德爾格醫療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德國獨資企業。以其進口的醫用吊臂為例,歐盟海關將其按“未列名具有獨立功能的機器”歸類,美國海關按“儀器用其他零件”歸類,中國海關則歸入“醫療家具”項下。如果德爾格上海公司按照德國總部所在地歐盟海關提供的歸類號碼,向中國海關申報進口醫用吊臂,就會出錯,其後果不僅會被處罰,還可能會被降低海關資信等級。
“我們母公司有多達8萬項商品。近年來,隨著中國市場需求快速發展,通過上海口岸進口的相關商品已有1萬多項,相關商品歸類要求越來越高,這直接關係到我們在華業務的平穩健康發展。”德爾格醫療設備(上海)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錢元馨向新華社記者表示。
上海怡亞通供應鏈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進出口服務的企業。隨著將于11月上旬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天天臨近,前來怡亞通洽談相關進口代理業務的海外企業也越來越多,其中不少是第一次走進中國市場的“新企業”,其帶來的相關展品以及計劃批量出口中國的商品也有不少是“新商品”。
“這向我們提出了許多亟待解決的歸類新課題。上海海關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歸類先例’模式試點,回應了企業需求,有望為更多海外企業將優質新産品帶入中國打開方便、安全大門。”上海怡亞通供應鏈有限公司營運總經理宋秉説。
商品歸類是海關最具技術含量的工作之一。通過歸類,千差萬別的商品與一個個HS商品編碼相對應,一個個編碼猶如每一種商品在國際貿易中的護照號碼。小小的商品編碼承載著商品的關稅標準和貿易待遇,是否可以走綠色快速通道,是否可以享受關稅優惠,都和這串數字相關。一旦商品歸類出錯,就如同錯拿了別人的護照,不僅可能遭遇補稅等麻煩,企業還會受到罰款等行政處罰,進而影響享受貿易便利化待遇的資格。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