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8月11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高考”和大學學額分派的結果落定,不少香港高中畢業生已選定出路。選擇到內地讀大學的香港學生歐國寶正忙著為開學作準備,但仍抽空參加了一場在香港舉辦的就業講座,了解日後回港就業需注意的事項。
“現在內地發展得不錯,而且當地大學水準很高,家人都很放心讓我‘北上’求學。”今年18歲、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歐國寶將于9月入讀北京中醫藥大學。他説,將來畢業後打算回港執業當中醫師,因此希望預先掌握相關資訊。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於8月上旬在港舉行內地高校香港學生回港就業輔導講座,由特區政府公務員、中醫師,以及來自金融、法律等界別的從業人員主講,吸引大批年輕人進場。
歐國寶表示,身邊一些同齡朋友也選擇到內地繼續學業,其中一人還將與他入讀同一所學校和專業,以後可以互相照應。
問到是否擔心不適應內地生活,歐國寶坦言,曾擔心普通話説得不好而影響學習,但為他進行面試的北京中醫藥大學老師鼓勵他説:“多主動與人交流,年輕人很快能學懂。”這一席話增強了他的信心。
“我的心情由擔憂變為期待,很想快點去看看學校環境!”他説。
香港升學輔導服務機構學友社今年初訪問了逾1100名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于內地高考)的考生,結果發現,考慮赴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比例保持穩定增長,由2016和2017年的17%增至今年的19%。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國家出臺便利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的措施,例如“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學生可直接以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成績報讀內地大學,加上內地專業種類多、門檻相對較低,這都是吸引香港學生的主要原因。
3年前通過免試招生計劃考上暨南大學中醫專業的黎同學表示,香港的中醫本科學額有限,競爭激烈,她很慶幸能選擇到內地升學,讓她有機會圓中醫夢。
數據顯示,今年通過各種途經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超過9200人,其中參加免試招生計劃並已進行確認的有3200多人。而最多人報讀的專業領域,依次為經管金融類、醫學類、工程類、語言類和新聞傳播類。
除了參加免試招生計劃,香港學生還能通過參加專門為港澳臺僑生而設的聯招考試,以及個別院校的獨立招生計劃報讀內地大學。
負責處理免試招生計劃申請事宜的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表示,今年參加免試招生計劃的香港學生人數同比增加20%,相信與香港學生對國家發展前景樂觀、對內地高校了解不斷增加,以及內地高校實力提高等因素有關。
另外,內地高校畢業香港學生回港後就業的示范效應、各類獎助學金的設立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香港同學到內地升學的意願。
吳寶城表示,從內地大學畢業的香港學生對內地情況有較多認識,普通話也説得較好,加上在內地的人脈網絡,成為他們回港就業的優勢。
國家教育部于2011年宣布63所內地高校對香港學生豁免內地聯招考試,並于2012年開始推行,學校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學生。今年參加該計劃的內地大學數目增至102所。
去年,通過免試招生計劃獲內地高校錄取的香港學生共有1295人,分布在150個不同的專業。今年的錄取人數則有待公布。
-
秸稈做磚、可走輪椅的加寬走廊……這樣的“理想屋”竟來自一群學生
正在山東德州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由中國國家能源局、美國能源部共同發起,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34所高校組成了19支賽隊。2018-08-09 14:46:36
-
北京1300余家文化、科研機構向中小學生開放
這個暑假,不少北京市中小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他們的足跡遍布天安門、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古動物館、北京陶瓷藝術館、生存島……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在感官和心靈的碰撞中,學生們度過了一個五彩斑斕的文化假期。2018-08-09 07:57:46
-
“香港高考”放榜 逾四成考生獲大學錄取最低資格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11日發榜,本屆約5.1萬名在校高中考生當中,超過四成獲得大學錄取的基本成績。2018-07-11 20:52:0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