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因素疊加推高原材料價格
針對此輪價格上漲,受訪企業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國際市場需求復蘇與國內經濟平穩發展,是主要的拉動因素。
韓剛説,原材料價格波動,離不開國際經濟大環境。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全球近五年的終端消費需求一直較為旺盛,這種消費熱潮傳導到中國,就導致制造業前端的基礎原材料需求旺盛,價格上升。
但受訪企業也普遍認為,此輪價格上漲的內部因素不容忽視。
一是受去産能影響,導致部分原材料産能不足,供需缺口加大導致價格上漲。以鋼材為例,近期鋼材價格走勢以強勢上漲為主,唐山鋼坯、螺紋鋼現貨價格持續反彈。截至5月31日,全國主要市場20mm規格三級螺紋鋼平均價格為4106元一噸,華東區域杭州市場三級螺紋鋼代表品種規格價格報在3990元一噸,華南區域廣州市場4270元一噸,華北區域天津市場3930元一噸。貿易商紛紛反映當前的市場庫存不高,部分鋼材品種缺少規格。盈利方面,截至5月21日,全國盈利鋼廠比例為84.66%。截至5月31日,一噸螺紋鋼現貨毛利約1048元。鋼廠出貨非常順利的背景下,鋼材價格大概率依舊保持偏強態勢。
申銀萬國期貨研究所分析師石頭認為,2017年,我國鋼鐵行業完成5000萬噸的去産能任務,今年還將完成3000萬噸去産能任務,相關部門還安排督導組巡回檢查,防止“地條鋼”死灰複燃,“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順利推進,給了鋼材價格上漲以強勁動力”。
二是環保持續加力,市場供應有限預期增強,對原材料價格走勢形成支撐作用。
以原材料成本佔總成本普遍超過7成的涂料企業為例。隨著環保督查常態化,樹脂、溶劑、鈦白粉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波及下遊家具、裝修等行業。有分析師認為,相關行業的産業格局一定程度上都會因環保督查而發生“洗牌性變革”,隨著傳統模式下利潤空間大幅壓縮,企業産品研發將向水性涂料、UV涂料等環保産品方向發展,將會有一批不合規的中小企業在環保重壓下黯然退場,行業集中度將有所提升。
東莞一電子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受環保檢查影響,國內化工原料、紙業等行業關停企業數量較多,今年還有新一輪環保治理舉措,這些都會在短期內繼續影響原料供應和市場價格。
此外,此輪原材料價格上漲,還凸顯出我國全球性資源獲取能力依然不足的問題。從事相關大宗商品交易的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親眼看見了大宗商品的全球漲價潮,但我們只有觀望與承受的資格,沒有參與主導價格變化的資格。”
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説,我國銅礦石對外依存度高達70%,但近年來,除個別國企外,我國企業總體在獲取海外銅礦資源上一直沒有大的建樹;同樣,“全球鐵礦石從2015年的40美元一噸上漲到2017年的90美元一噸,我們經常只有接貨的份,沒有發貨的份”。
韓剛認為,雖然經濟周期會有波動,但總體的制造業成本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實質性改善。
期盼“兩手”配合緩解漲價衝擊
目前,受訪企業主要通過提價、産品升級等覆蓋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壓力。多數企業期盼,當前大宗商品走勢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國家相關部門應精準調控,確保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幫助實體企業創新轉型渡過難關。
早在今年年初,尼吉康電子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就發布了鋁電解電容器的漲價公告。公告顯示,自2017年以來,全球對電子元器件的需求已經恢復。由于包括鋁材在內的原材料供應商已經宣布漲價,盡管尼吉康採取了很多措施仍無法消化所有的漲價。在供應方面,尼吉康“一直在努力支援需求,但投資金額已經超出利潤可能回報的水準”。漲價産品主要是插腳式和螺桿式鋁電解電容器所有型號,漲價幅度均為5%。
但提價也會影響經銷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的接受度。尤其是中小企業,長期以來憑借價格優勢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而原材料價格上漲必然帶動成品價格上漲,跟大型企業相抗衡的主要競爭力喪失。且中小企業在資金和産業鏈上也不佔優勢,應對原材料上漲的流動資金不足。在融資成本走高的態勢下,生存空間將會變得更加狹窄。因此,一些企業選擇在可控范圍內,獨自承擔通脹帶來的成本壓力。
此外,“技改+智造”成為很多行業龍頭企業的重要應對手段。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打造微波爐自動化裝配生産線、電蒸爐自動化整機及自動化腔體生産線來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優良率,從而側面提升企業利潤。據介紹,格蘭仕一條全新的自動化生産線日産智能微波爐5000臺,生産效率比傳統生産線提高38%,精品直通率也大幅提高。
深圳市惠嘉晨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從事日用陶瓷進出口業務。該公司業務員反映,以前兩個月的交付期,現在大多需要半年以上。“接下來怎麼辦,我們也在思考。目前,我們採取的辦法就是走高端化路線,市場收縮至歐、美、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另外去東南亞設廠或者尋找境外代加工企業也是我們正在考慮的方向” 。
廣東淩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中心設計總監梁建秀説:“我們主要通過産品創新提高議價能力。産品特點和功能凸顯,使得採購商對價格上漲就不那麼敏感。”
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外,企業加強成本管理也是應對“漲價潮”的一項策略。鏈條末端的産品生産企業通過供應鏈管理等把成本管理前移到供方,並通過管理體系活動降低企業人、財、物等其他成本,以此來補償原材料漲價成本,整合要素重新優化配置,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北京正略鈞策分析認為,企業應該從以交易為基礎的戰術採購管理轉向以流程為導向的戰略供應管理,建立有效的企業供應體係。依據行業特點、企業自身情況確定自身採購戰略,並圍繞戰略的關鍵控制要素,設計標準透明高效的採購流程,從而有效應對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
市場認為,此輪原材料“漲價潮”中,幫助實體企業“減負”也是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部分受訪企業也認為,進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是當前應對原材料成本上漲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分析師測算顯示,以兩家銅加工上市企業為例,採購的主要原材料為電解銅,一年需要共同採購約20萬噸。假設不含稅銅價50000元一噸,按照17%的稅率採購一噸銅要墊付增值稅8500元。稅率降為16%後,墊付增值稅為8000元,一噸銅少墊付了500元,折合一年佔用資金量就減少1億元,降低的財務費用可能達到數百萬元甚至近千萬元。此外,相關利潤還可以傳導到下遊的制造業企業。
企業還認為,長遠來看我國仍要增強大宗商品供應能力,掌握全球定價的主動權。(記者 王攀 孟盈如 孫清清)
-
貿易摩擦陰影籠罩 大宗商品孰喜孰憂
盡管上周五黑色係品種表現出了“慘烈狀”,但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大宗商品而言,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受影響最深將是有色金屬和農産品。2018-03-26 08:04:28
-
結構性缺貨愈演愈烈 兩電阻廠商再度漲價
以電容、電阻為代表的被動元件漲價不斷。近日,電阻廠商光頡、厚聲再度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厚聲部分産品漲價幅度更是高達100%。2018-06-05 10:16:56
-
農産品輪番漲價 多家公司將受益
近期,各大農産品價格輪番上漲。菜籽油期貨主力合約OI18095月30日盤中觸及漲停。棉花主力合約1809在5月21日和29日兩度漲停之後,5月30日一度衝高至18365元/噸,目前仍處高位。2018-06-05 09:48:45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