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永嘉以外,民眾更加擔心的是,“紅糖饅頭界”還有多少違法使用添加劑的商家?
這一兩年來,小小的紅糖饅頭一躍成為主食界的網紅。焦糖色的外表、甜蜜的味道——讓“饅頭”這一傳統主食被注入了某種流行基因,一時火遍大街小巷。從大小城市的早市到農村的集市,雨後春筍般開業的紅糖饅頭店門前,經常排著長長的隊伍。
然而,近日的一則新聞卻讓這一“主食網紅”一夜間有變成“網黑”的風險。
近日,浙江永嘉警方偵破了一個“問題饅頭”係列案件,打擊早餐攤位37個,抓了41人。據了解,這些“紅糖饅頭”加的不是紅糖,而是甜蜜素,不法商家為了讓紅糖饅頭色澤好看誘人,用醬油調出顏色,再用甜蜜素增加甜味,同時遮蓋住醬油的味道。一些商家銷售的白糖饅頭裏也加入了甜蜜素。
甜蜜素即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産中常用的添加劑。按照國內相關法律規定,在糕點、餅幹、麵包、雪糕、冰淇淋、飲料等産品中均被允許添加,國家標準為每公斤不超過0.65克。但是,甜蜜素不能用于饅頭、包子等發酵面制品類,以及膨化食品、小油炸食品、肉製品中。
也就是説,這些用甜蜜素來蒸饅頭的商家,其違法性質無疑,理應受到嚴厲打擊。而且根據報道,這並不是一兩家的“秘方”,甚至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行業內部分商家的潛規則。
有違法商家直言:“我從不讓自己的孩子吃紅糖饅頭。”自家孩子不吃自家的饅頭,可別人家的孩子呢?自家孩子又會不會去吃別人家的炸雞、飲料?害人與害己,並沒有明確的界限。
而除了當地被曝出的問題外,民眾更加擔心的是,“紅糖饅頭界”還有多少違法使用添加劑的商家?
這起案件發生後,已經有福建、海南等地的食藥監部門對本地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而作為“火遍全國”的網紅主食,顯然還需要更多地方的食品監管部門主動作為,加強監管檢查——不僅是當下的“應景”檢查,更需要之後的常態化抽檢。
需要注意的是,有個別自媒體對此新聞“添油加醋”,把這些饅頭稱之為“毒饅頭”,大肆渲染甜蜜素致癌、致畸的副作用,很多民眾因此産生了恐慌情緒。但撇開劑量去談添加劑的副作用,無疑是對食品添加劑的妖魔化,也導致了“紅糖饅頭”市場整體的信任危機。
甜蜜素作為合法添加劑,嚴格按照劑量添加于部分食品中,對人體基本沒什麼危害,民眾也無需“談虎色變”。無端懷疑、過分排斥,也不免中了某些行銷號的毒。
歸根結底,要讓民眾能夠在市場上放心選購食品,需要行業內各個商家的自律和法律意識的提高,別幹飲鴆止渴的傻事;更要依賴于監管部門嚴格執法,打擊不法商販,護衛民眾“舌尖上的安全”。(思凝)
-
[及時點]把好“網紅食品”的安全關
為市場監管部門點讚!加強監管不僅是為食品安全把關,更是為民眾健康把關。2018-06-15 14:36:29
-
“朋友圈”的“網紅減肥藥”有人管嗎?
在社交平臺,熟人之間的社交紐帶和信用背書為“網紅減肥藥”買賣的紅火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8-06-08 08:52:49
-
透過“網紅”光環,重新發現城市
互聯網時代,因網而紅的不僅有人,還有城市。借助短視頻、直播等平臺,一些城市線上上線下“吸粉”無數。2018-06-05 08:34:20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